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题.
    【甲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委而之(放弃)           B.非不深也(护城河)
    C.域民不以封之界(疆域)    D.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2)下面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舜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于声而后喻
    B.行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
    C.困于心衡于虑后作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D.战胜矣              先苦其心志
    (3)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甲文以战争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乙文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B.甲乙两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给文章平添了气势.此外,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配合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C.甲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D.甲乙两文都是短小的议论文.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而当今世界局势也不够稳定.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而日本就钓鱼岛问题多次向中国挑起事端.请你结合甲、乙两文中的相关内容,联系实际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考点】比较阅读综合,一词多义,文言实词,文言翻译,文言文阅读综合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