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区域示意图(图1).

    材料二:A省区形成了一条绵延上千千米的“奶牛带”,饲养着130多万头奶牛,这条“奶牛带”上分布着100多家乳制品加工企业.近年来,伊利集团还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兰州等地建立了乳制品加工基地.
    (1)“奶牛带”上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    ,伊利在北京、上海等地建乳制品加工基地的有利区位因素    
    (2)在生产发展的同时,C地区地表植被退化严重,其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3)图1中B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图2为该“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D处的工业部门是    ,据图简要说明此产业链体的突出优势.
    (4)2010年11月27日,国家实施“西电东送”重点项目之一“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向山东省正式送电,简要分析变“输煤”为“输电”,对山东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有何益处?
    (5)宁夏回族自治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山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区,这种移民方式被称为“吊庄移民”,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简要分析“吊庄移民”方式对迁出区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考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影响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