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建设节约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努力.政府应以政策工具调控市场,以强大的市场力量遇迫市场主体选择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中国是一个大的经济体,高能与低能效相叠加,使能源环境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如果说目前这一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高增长带有客观必然性,那么,能源的低效率是不能容忍的.
    降低能耗强度的根本途径是改善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我们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但不改变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速度导向型增长方式,就不能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十一五《纲要》提出未来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的行动,但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主要受经济力量的驱动.
    面对能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分解节能指标、严格政绩考核是实现节能目标的一种重要措施.但面对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极其复杂状况,以政府人员的判断层层下达指标,很难做到科学合理.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包括价格、法规、技术标准、经济激励等措施,通过市场起作用,着重建立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机制,取得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市场主体的节能环保,是一种经济行为;实现节能目标,要素价格和环境监管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生产要素价格通过市场充分地反映稀缺程度和严格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监管,附以税费的激励,是实现节能环保目标最重要的经济驱动力.
    (1)依据文章,不属于“节能环保”措施的一项是    
    A.改善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强度.
    B.实现未来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
    C.通过分解节能指标,严格政绩考核,实现节能目标.
    D.政府的政策通过市场起作用,建立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机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经济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高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能源的低效率是必须改变的.
    B.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必须改变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速度导向型增长方式.
    C.以政府人员的判断层层下达指标,在复杂状况下,难以做到科学合理.
    D.市场主体的节能环保,带来了经济驱动力,促进了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考点】一般实用类阅读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