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流派不是独木桥
    刘连群
    ①流派的学习和继承,一直是京剧界深为关注的话题.在好长一段时期里,呼唤创造新流派的声音很强烈,不时见诸于报刊和有关的学术研讨,成为引导流派传承的“主旋律“.然而近30年过去了,新的流派没有产生,反倒是现有流派的抢救、保护问题显得突出和紧迫起来.在今年纪念张派艺术创始人张君秋先生诞辰90周年的活动期间,大家发表对于流派传承的看法,有的强调原原本本、原汁原味,也有张派传人表示学习多年,由于本身是女性,嗓音、气力总也赶不上老师,今后要汲取前人的艺术精华,尝试走自己的路,等等,只是没有人再提创造新的流派.
    ②这就颇值得思索.表面看,对新流派的呼声转低,是基于新派的难产,     久唤不至而不免无奈和失落,      细究起来,在一定程度上,     包含着对前一阶段思路的某种务实和纠偏.呼唤新流派并没有错,进一步丰富京剧表演艺术的风格特色,是京剧界内外的共同愿望,问题在于新流派的形成和创立,离不开多方面的因素,不仅凭借演员的艺术根基和努力,还受着剧种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生存环境的制约,因此不是单纯的提倡和引导所能奏效的.这也是当前新流派难产的根本原因.
    ③同时,在对传统流派的传承导向中,单一地强调另创新派,以此作为衡量传承水平的唯一标准和终极目标,也有失片面.比如,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学余派最好是杨宝森“,依据自然是杨宝森先生在学习余派的基础上创出了杨派.后者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艺术成就,杨派极大地丰富了京剧老生演唱艺术,其贡献和影响怎么称誉也不过分,但若就以此论定学余“最好“,可以设想一下,余派传人都按此“最好“去下工夫,余派本身谁来传呢?还传得下来吗?依此逻辑推而广之,京剧多姿多彩的名家流派包括杨派、张派在内,岂不都将失传,从舞台上消失吗?这恐怕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景.
    ④事实上,深入了解京剧流派传承的历史,高水平传承的方式是存在多样性的.由于传人自身条件和感知解读的差异,不论主观愿望如何,都不可能做到和流派创始人完全一样,都是有距离的传承,同时学习到一定阶段,距离还会因传人各自审美和追求的不同,进一步不同程度地拉开,从而形成不同的走向和形态.按此区分,大致可以概括为近、中、远三种传承方式:一种是近距离传承,传人的自身条件与创始人或流派演唱要求极为接近,也有志于对本派艺术深钻细研,传其衣钵,悟性很高,造诣精深,能够更多地保留和体现流派的“原生态“.余派传人孟小冬是其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演唱包括录音、唱片,作为老师余叔岩先生仅存的“十八张半“唱片的补充教材,对于余派艺术后学
    ”堪称功莫大焉.第二种是中距离型,传人具备相当的流派传承条件,通过学习、继承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但在艺事发展过程中不囿于一派,兼学别家,融汇运用,并有新的追求和创造,显示出个性特色,但还不足以或因主客观的某些因素未能称派(现在也有的在一定范围被冠以某派).许多为观众所熟知的在世和去世的京剧名家属于此一类型.第三种是远距离传承,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与原来所宗流派在表现形式、技巧特色上逐步拉开距离,形成崭新而鲜明的艺术风格,得到内外行的普遍承认,最终独树一帜.
    ⑤近、中、远三种类型的传承,由于学得极像、达到形(声)神具备和另立一派者终归是少数,因此高水平传承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以“中距离“居多,而这恰恰是多年以来缺少研究的部分.可纳入此列的京剧名家,都具有深厚的艺术造诣,进取心强,勤于博采众长,在各自的继承与创新实践中有所创造,积累了宝贵的方法和经验,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如旦行的杨荣环,艺兼梅、尚两家,技艺精湛而全面,一直致力于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所演的流派代表剧目都进行了精心锤炼,根据自身的体会和顺应时代的要求做了新的加工处理,力求名剧新演,一些常演剧目深受内外行的好评,现在每当有学生按他的路子演出,都会取得良好的反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前人的艺术实现了高水平的个性化传承的艺术家,因前些年或片面强调门派正宗、或仅以成败论英雄的两个极端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生前还曾遇到归属两难的局促处境,是十分可惜和令人感慨的.似这样的京剧名家,还可以举出多位.他们这一代传人,处于“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前辈大师和当今再传的青年演员之间,早已在担当传递薪火的重任,对于他们成功的艺术创造和多样化的传承经验,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深入的解析研究,将有助于创造一个既讲继承、又鼓励创新的环境氛围,给新人带来有益的启示.
    ⑥流派要流起来,还要流得宽广壮阔,才能长久保持创造力和生命活力.这是流派也是京剧艺术都需要的传承.
    (1)对第①段划线句及相关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京剧界对此意见不一,所以“没有人再提”.
    B.“不再提”是为了纠正“呼唤创造新流派”的错误.
    C.因为再提“创造新流派”就无人来传承名家流派.
    D.因创造新流派受多方因素制约,仅靠提倡是不够的.
    (2)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②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A.又,而,更                        B.因,但,又
    C.且,而,也                        D.如,但,并
    (3)第④段中加点的词临“书”在文中的含义是      
    (4)第⑤段中列举杨荣环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5)结合文意,概况作者提出“流派不是独木桥”这一说法的理由.    
    【考点】一般实用类阅读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