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
    《论语•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其中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①请在横线上写出本句的说话人
    ②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有人认为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