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蒋梦麟在北大
      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的历任校长中,蔡元培奠基,蒋梦麟造房,胡适封顶,北大的传统绵延不断.蒋梦麟承上启下,掌校时间最长,自然功不可没.他为什么会成为北大功臣呢?这与其在北大的所作所为有关.
      五四运动后,蔡元培悄然离开北大,委托蒋梦麟主持北大校务.蒋梦麟临危受命,“半年的欠款,六百饥饿教职员,三千惹祸的学生,交到我手里,叫我怎么办?”他出言谨慎,亮出低姿态,安戢人心,继续提倡民主和科学,使北大重回宁谧的书香氛围中.他认为“建设新国家于学校之中”,学生自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让学生自治而不是“治自”,学校要依靠感情化导而不是严格的法纪,这就是蒋梦麟的办学理念.
      1920年10月,蔡元培出国考察,蒋梦麟再次代理北大校务.1923年,蔡元培因事愤然辞职,蒋梦麟第三次担任代理校长职务,直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发后,蒋梦麟被北洋军阀列入黑名单,他只好离开北大逃到上海,结束了将近七年的北大生涯.
      作为蔡元培的继承人,蒋梦麟认为北大精神既是一种公共意志,又是一种学风.他认为:“社会能影响到政治,政治也能影响到社会;社会能影响到学术,学术也能影响到社会.无论哪一方面做起,都是有效的.”
    他还指出: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看见实际问题解决的困难,知道唱几句社会和学术的高调,最容易缴卷,就把学术和社会的研究,作为避世的桃源.或者钻进学术和社会的研究里面,忘了应世的目的”.结果,不是“养成万恶的政治”,就是产生“一班不切世务的迂儒”.这对学术和社会,都有害无益.
      此外,蒋梦麟提出知识界参与政治不可忘记本职工作,否则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也不可能改良政治;也不应参与维持现状的政治,不能因为参与政治而妨害学术研究.
      蒋梦麟在北大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初期)和抗日战争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又恰好七年左右.1930年底,国民政府为了振兴北大,任命蒋梦麟为北京大学校长,他明确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方针,将教政分开.实行教授专任制度,提高专任教授的薪酬待遇.蒋梦麟用人不拘一格.钱穆没有学历,他聘其为北大教授.他有魄力,有担当,勇于承担辞退旧人这一得罪人的事情.这除了职责之外,还与他的人格追求有关.因为他“以儒立身,以道处世,以墨治学,以西办事”.他尊重个人自由:凡个人行为之不涉及公众权益者,他绝不过问或批评;凡他的同事在分层负责的范围内所决定的事项,他从不挑剔或干预.他信服老庄的道理,对于屑细的是非之争与成亏之辨看得很淡.因此他能够超脱于复杂的人事纠纷之上.
      不幸的是,就在蒋梦麟组建的“新北大”刚刚开学之际,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1935年11月,蒋梦麟与北平各大学校长教授联名发表宣言,斥责冀东伪政府,反对华北“自治运动”.为此日本宪兵找上门来,“请”蒋梦麟去位于东交民巷的日本兵营进行解释.蒋梦麟毫无畏惧地深入虎穴之后,一个日军大佐居然想把他挟持到大连.面对危险,蒋梦麟冷静地说:“如果你们要强迫我去,那就请便吧--我已经在你们掌握之中了.不过我劝你们不要强迫我.如果全世界人士,包括东京在内,知道日本军队绑架了北京大学的校长,那你们可就要成为笑柄了.”
      在这位大义凛然的北大校长面前,无计可施的敌人只好把他放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清华与南开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争期间,三所大学合作,为中华民族保存了文化学术的火种,谱写了弦歌不绝的佳话.这一切,如果没有蒋梦麟的努力和坚持,是不可能的.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出任行政院秘书长,从此离开了他服务多年的北大.
                                            (节选自智效民《蒋梦麟对北京大学的贡献》,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北洋政府时期,经常拖欠教育经费.虽然政治上狂风暴雨迭起,北大却引满帆篷,安稳前进.图书馆的藏书大量增加,实验设备也大见改善.国际知名学者如杜威和罗素,相继应邀担任客座教授.(蒋梦麟《西潮•新潮》中对自己服务北大时期的回忆)
      ②现北大教授陈平原感叹:“偶然得到若干三十年代(蒋梦麟任北大校长期间)老北大的课程表及教学规划,比照一番,令我辈后学汗颜不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从“蔡元培奠基,蒋梦麟造房,胡适封顶,北大的传统绵延不断”一句中可以知道,蒋梦麟尽管有功于北大,但作用比不上蔡元培和胡适.
    B.五四运动之后,蒋梦麟临危受命,临时代理北大校长,让北大走上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发展之路.
    C.1930年底,国民政府任命蒋梦麟为北大校长,他的办学理念使北大得以生存和壮大,一些办学规划和制度几十年之后还让后人自叹不如.
    D.蒋梦麟在北大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初期)和抗日战争三个时期,共二十一年左右,为北大的发展呕心沥血,抗战时期尤其居功至伟.
    E.蒋梦麟运用儒道思想立身处世,运用墨家思想及西方科学理论治学办事,这是他的人格追求,也是他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一个条件.
    (2)蒋梦麟为什么能够从日军的魔掌中脱身?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原因.
    (3)为什么说蒋梦麟先生是“北大的功臣”?请简要回答.
    (4)蒋梦麟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怎样正确处理“研究学问”与“参与实际事物”的关系?请结合材料与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考点】传记阅读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