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整,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注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择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垫师的他迂腐无能.
    B.文中老汪毎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
    C.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D.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
    E.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
    【考点】小说阅读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