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彩色的荒漠   雷抒雁
    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油田公路.新修的石油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搏弈.我们来到这里,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沿着公路,我们向塔中油田进发.这一条路将劈开塔克拉玛干沙漠直通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那里,将是另一种风景,另一幅图画,另一样色彩.
    塔里木河是一条河岸散乱的河流,夏季过去,汹涌的河水已变得平静和细瘦.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地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雕.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 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和我一样,石油工人们也喜欢胡杨树,曾经为了保护26棵胡杨,他们七次挪动井位,多花费了200万元人民币.渐行渐远,塔里木河水显然已无力哺育这些植物,塔克拉玛干高大的沙丘,已愈来愈稠密地拥挤在道路的两边.
    可是,这一条沙漠公路却宽阔、平坦,不逊于我在内地看到的任何一条道路.笔直的道路随沙丘的起伏,上上下下.炎夏地表温度达到60℃~70℃.你尽可以想象炎热、干燥、漠风会怎样折磨工人们的血肉之躯;但你无法想象,他们以怎样的智慧固定流沙,夯实路基,让这路像同沙漠与生俱来一样.
    翻过几座沙山,眼前一亮,只见一片银灰色的油罐塔高耸,巨大的弯弯折折的银灰色管道在塔间穿绕;还有一些雄伟的建筑和这些油塔管道比肩而立.阳光下,银色、金色、棕色,各种由建筑物放射出的光芒,让人顿时抖落了长途奔驰的困倦与疲惫.塔中油田到了.仰望那些建筑,那一瞬,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唐僧师徒历尽波折,看到了西天胜景时的那番惊讶和喜悦.明知一切都是真实的,你有时还不得不问自己:这会不会是幻觉?
    在这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着的工装的红色.那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颜色.红帽、红衣、红裤,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照耀着这一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显眼、最有气势的两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句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
    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
    虽说是深秋,草木尽枯,但我却看到了荒漠里最令人难忘的色彩. (有删节)
    (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①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答:    
    ②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答:    
    (3)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答:    
    (4)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考点】散文阅读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