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加米涅夫、季诺维耶夫等是苏联第二代领导核心,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季诺维耶夫则将新经济政策解释为“有条件的新经济政策”,即:限制市场经济的发展。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1964年10月13日,赫鲁晓夫被自己的同事赶下台。他没有抗争,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之间的关系,领导作风都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难道有谁能设想,我们能向斯大林说:我们不想要他,并建议他辞职吗?那我们会死无葬身之地。现在一切都不同了。恐惧消失了,谈话可以在平等基础上进行。这是我的功绩。”

    ——王斯德等《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在历史上也确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苏联经济向效益型和质量型的纵深发展对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出更高要求时,它就以其僵化、专制的一面,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及戈尔巴乔夫以前的苏联其他领导人虽然也在局部领域进行过这样或那样的改革,但都由于教条主义的束缚,而只限于浅层次的调整与变革,没能触动原有经济体制的根基。结果是,传统的体制弊端非但没能得到消除,反而不断加强。 

    ——向文化《世纪末的思考》

    (1)概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一,分析新经济政策被取消的原因。(10分)

    (2)指出材料二中赫鲁晓夫所说的 “恐惧消失了”的含义。(4分)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的?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又有何启示?(8分)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