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为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思想的异同(9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近代中国政治运动从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的原因。(6分)

     

    【考点】孙中山三民主义,新思想的萌发,维新思想,新思想的萌发,维新思想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