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进行教学的场所)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间尽短,又岂可乎?

    ——  李贽《焚书》

    材料四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 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人物B和人物C分别是谁?(3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或措施?(2分)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

    (4)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一切“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2分)

    (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2分)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