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种种色色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商业也活跃了起来。

    ——据瞿秋白1920年12月到1922年12月在苏俄考察的记载

    【材料二】 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富兰克林·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

    ——据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1)据材料一,指出苏俄社会状况“改观”的表现。苏俄社会状况的改观与哪一政策的实施相关?(6分)

    (2)材料二中记者问罗斯福是否“社会主义者”的原因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6分)

    (3)苏俄和美国的政策调整,对我们今天的改革与建设有何重大启示?(4分)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