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兴章句下》

    材料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

    材料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华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却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亡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2分)材料一、二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分)

    (2)材料三宣扬的观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4分)

    (3)材料四表明了作者对君主的什么态度?(4分)为什么与材料三存在认识上的差异?(8分)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