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研究性学习题目。(5分)

    材料一、历史上有名的“三顾茅庐”,语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指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原文是“凡三往,乃见”。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百度百科“三顾茅庐”解释

    材料二、“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材料三、三国时魏国人鱼豢著的《魏略》和西晋司马彪的《九州春秋》都写到“亮乃北行见备”,即是诸葛亮主动去找的刘备。

    ——《 “三顾茅庐”真的存在吗?》

    (1)对于三顾茅庐的真实性,历史上一直有争议,根据以上材料你持什么意见?为什么?(3分)

    材料四、史学理论家刘知几称史家有三长:史才、史学、史识,章实斋又加一史德,并称之为史家四长。所谓史学,是指史家所掌握的史料;所谓史才,是指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所谓史识,则是指对历史事件之间关系以及历史发展方向的认识;所谓史德,则是指历史学家们的职业道德,简而言之,就是要求能够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

    (2)在对上面第一问的分析中,你使用了“史学四长”中的哪一个?(2分)

     

    【考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