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 有知 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材料五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政治家麦迪逊

    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的人性观是怎样的?(1分)他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2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4分)

     (4)据材料五分析,麦迪逊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政府怎样进行“内在的限制”?综合上述材料,与其他思想家相比,麦迪逊主张如何对人性进行规范引导?(4分)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宋明理学,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