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下图为青春版《牡丹亭》剧照)从2004年“首演开始,99场出场场场爆满,反响非常好”。“让年轻人士之中至少看一次昆曲,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这是白先勇将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的原因”。

     

    “《牡丹亭》连接传统与现代。让大家欣赏传统戏剧,这是正统、正派、正宗的演出。”白先勇说,“我们不是迎合大众,而是做出美的东西来教育大众。”

                                                             ——根据报刊摘编

    材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立档、研究、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材料三  昆曲曾经有过辉煌历史,晚明至清朝乾嘉时期独霸中国剧坛两百多年,是当时的“国剧”。上至宫廷,下至市井,莫不爱好。唱曲是当时的全民运动。昆曲集诗、歌、舞、戏于一体,由于大量文士参与撰写,审度音律,昆曲遂成为明清时代高雅艺术的指标。而昆曲的长期衰微,亦正是民族精英文化的一大损失。……这股昆曲热潮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社会普及教育,是难以后继的。今年十月一日至七日,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继《论语》讲座后及时推出“昆曲之美”讲座,从“梦幻”开始,最后归结到“风雅”,把昆曲美妙传神音艺俱佳的风貌描述得淋漓尽致。相信于丹教授的昆曲七讲,跟她的《论语》讲座一样,会产生广大的普及效应,对昆曲的推广发扬将有巨大贡献。    

                                          ——《于丹·游园惊梦》白先勇先生的序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的人物在戏曲中的角色分别被称之为什么?在昆曲中,这样的角色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5分)

     

     

    (2)根据材料一、二,阐述白先勇的做法属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的理由。(4分)

     

     

    (3)材料三说明了今天的昆曲面临着怎样一个处境?(2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3分)

     

     

    (4)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当今如何振兴昆曲?(4分)

     

     

     

    【考点】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