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年代

    事          件

    1215年

    约翰王签署《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1258年

    亨利三世被迫接受“贵族请愿书”,承认了议会独立于国王并定期开会的法定存在。

    1295年

    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召集了“模范议会”并使之成为惯例。

    1327年

    议会通过了《斥国王书》,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废黜爱德华二世,立其长子为国王,从而开创了议会弹劾国王的先例。

     

    材料二  1690年3、4月,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尔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尔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的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以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                                    ——以上均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3世纪初到14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政治的特点。

     

    (2)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议会、内阁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对中国近代政治的影响。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