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1921年3月上海《时事新报》刊登了一篇驻德国作者的特约稿,评论道“爱因斯坦的革命事业,比之昔日的德国路德之宗教革命,其影响还要重大,这位先生把旧科学的概念一齐推翻。”——选自《文汇报》2006年5月1日
    材料二: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曾两次途径上海,总共停留不到三天时间,但其犀利的眼光对上海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日记中写到“(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在上海,欧洲人是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他们好像是受折磨的、鲁钝的、不开化的民族,而同他们国家的伟大文明的过去好像毫无关系。……他们是顽强的民族……也是地球上最贫困的民族,他们被残酷地虐待着,他们所受到的待遇比牛马还不如。”
    ——选自《文汇报》2006年5月1日
    (1)材料一中的“旧科学的概念”、“爱因斯坦的革命事业”分别指什么?(2分)
    (2)你认为材料二中的“近年来的革命事件”是指什么?(2分)
    (3)为何在爱因斯坦眼中中国人地位如此低?(2分)表达了爱因斯坦的怎样的感情?(1分)
    (4)某中学想搞一个《崇尚科学·爱因斯坦与上海》的大型主题活动,你认为应该怎样去搜集资料?(3分)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