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社会公平,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 2. 材料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砖和重要支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 3. 2015年人民网两会调查上线,就公众关注的16个热点问题展开网上调查。其中“收入分配”问题备受关注。有网民写到:加强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就能实现社会公平。
              请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 4.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共享”就是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为此必须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请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才能落实“共享”理念?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初,《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在历经1年之后,有望在2014年出台。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2014年发改委将协调推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提低、扩中、控高”被公认为是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专家指出,要通过改革,消除初次分配领域的不公,对中低收入者减税,控制高收入,并消除社会保障上的待遇差异,最终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
                  材料二  梳理2013年改变人们生活的事件时,有人把雾霾列为其中之一。雾霾天气,政府和市民将如何应对?针对这个问题,西安市出台《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通过网站开始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规定了公众参与方式:①留言,请登录点击网站首页右侧的立法意见征集栏目,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②信函,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95号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③邮件,请将意见发送至szf@12345.gov.cn;④电话或传真02988000000。
              (1)结合材料一,说明合理的分配制度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说明市政府这种做法的政治生活依据。
            • 6. 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  2013年3月A市新一届市政府就任以后出台的改革举措
              改革举措(部分)
              15月,出台措施放宽小微企业融资标准,降低民营企业进入部分垄断行业的门槛。
              2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市范围内推开。
              3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注册登记限制。
              4截至10月1日,市政府已取消和调整298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决定,凡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
              (1)描述图1、图2的经济现象,并说明图1、图2和表1之间内在的经济联系。
                  材料二:收入是民生之源,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当前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要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
                  材料三:A市市长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上强调:近几年,我市在改革进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但瑕不掩瑜,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基本上还是认可的;当前,我市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在探索中“排雷”和清除“荆棘”;我市情况复杂,一些重大改革项目可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全面深化改革,千头万绪,要化繁为简,积极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全市六个县市的情况不同,具体的改革措施也要因地制宜。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上述讲话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的。
            • 7. 收入分配关乎民生民利。某校高三时政小组围绕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搜集如下一些信息并深入学习和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信息一: 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信息二: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富民优先”政策,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1)概括信息一、二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
              (2)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富民优先”依据。
              信息三: 安徽某市为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五位一体”的村民自治新模式: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事会为监督主体的新型村级治理组织结构。这种模式,消除了村民自治中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了村民自治组织结构中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3)结合信息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开展“五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取得成功的道理。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建某乡镇农民长期种植水稻等传统农作物,每亩年均收益不到3000元,由于人多地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党的十八大后,当地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通过组建股份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合同,将农民的承包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粮食生产和景观苗木种植,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亩收益近万元。不少村民成为股份合作社的员工,有的村民用土地流转获得的资金在当地开设小饭馆、小旅店、土特产商店,有的村民还创办了农产品加工企业。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实行土地流转的意义。
              材料二  中共福建省委在广泛吸收民主党派等党内外人士有关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建议的基础上,多次就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出通知。在近几年福建省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就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维护提出的许多建设性的提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福建省政府还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要求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实施土地流转要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
              (3)土地流转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此有人认为,搞好土地流转就能取得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成功。请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材料三  乡规民约和祖训家规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约束村民行为、化解村民矛盾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l 4年1月,福建省文化厅主办了一场迎春文化活动,汇集了优秀乡规民约和祖训家规的专题书展、经典诵读、迎新春送春联书法笔会,现场还开展以乡规民约、祖训家规为主要内容的楹联书法传拓、剪纸和元宵花灯制作等DIY自助活动,展出的300多册乡规民约、祖训家规文献有《中国古训》、《尤溪家训通汇》、《“长汀陈山洋“禁碑》等。
              (4)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们应如何认识和对待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乡规民约和祖训家规。
            • 9. 如图表一、 图表二:
              (1)图表一和图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两图所示现象之间有何联系?
              (2)结合图表,说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十年来的变化走向并分析其影响。
            • 10.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图表:2005-2009年我国收入分配增长状况
              2005年2009年年均增长速度
              国家财政收入3.16万亿元6.85万亿元2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17175元10.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5163元7.9%
              材料一  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有30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增长幅度平均为24%。
              (1)图表中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指出我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意义。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把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生产要素收益和经济效率挂钩,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但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为此,国家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材料三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更是明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强调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国家重视教育公平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