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年11月23日,《经济参考报》发表该报记者从多渠道获得的消息称,目前财政部正在抓紧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目前个税改革方案已初具雏形,财政部最快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可能将改革草案上报中央和国务院。尽管目前具体的改革方案尚未披露,但人们可以预期的是(  )
              A.个税改革应有助于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
              B.税收相对不固定性特征将显著增强
              C.我国当前的征税主体将发生明显的改变
              D.被征收的税款或将直接返还纳税人
            • 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体现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③有利于促进收人分配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④反映了要尊重劳动就必须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备受关注的2014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9日召开,明确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框架,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4年经济形势作出总结,对2015年经济工作进行定调,并对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作出部署。这也是“新常态”思路提出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认为2015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没有问题,但环境和减排领域的任务或许不能完成。2015年GDP增速目标将设定在7%左右。从8.5%-11.5%的超高速经济增长区间向6.5%-8.5%的增长区间过度,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形成。会议明确指出“新常态”要兼顾三个平衡,一是增长和消费的平衡;二是增长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平衡;三是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平衡。这三个平衡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应如何兼顾“新常态”下的三个平衡。
                  材料二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中第一次将法治作为全会主题。这不仅引起学术界的热切回应,也使全社会都感受到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基础条件,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核心议题,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角度对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并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确立了“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是法治化”的命题。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也就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与“现代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具有法理上的充分依据。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通过“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5. 收入分配关乎民生民利。某校高三时政小组围绕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搜集如下一些信息并深入学习和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信息一: 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信息二: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富民优先”政策,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1)概括信息一、二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
              (2)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富民优先”依据。
              信息三: 安徽某市为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五位一体”的村民自治新模式: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事会为监督主体的新型村级治理组织结构。这种模式,消除了村民自治中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了村民自治组织结构中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3)结合信息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开展“五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取得成功的道理。
            • 6. 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居民收人差距的常用指标,其数值越大表明收人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人分配差距的警戒线。由2003年一2013年全国居民收人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如图)可知2003年--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
              ①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运行质量均不高
              ②国家惠民政策推动了近五年基尼系数的逐步回落
              ③不同行业的收人差距是扩大我国收人差距的关键因素
              ④我国当前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任务紧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2007-2011年我国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情况

              表: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平均增速
              时期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
              GDP平均增速(%)10.787.9212.008.269.811.27-7.5
              注:“十二五“期间指2011年-2015年。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1年我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4283美元,排95位,同期发达国家人均GDP达4万美元。
              材料一  对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不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结构转型中驱动创新因素缺乏,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社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资源透支,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1)如图和如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2)针对上述图表和材料一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  文化是城市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抓住机遇,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他们还根据绍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沉淀所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不断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共生共存,提高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
            • 8. 2014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列为省十件民生实事之首。委省政府正加紧编织一张覆盖全省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正确的是(  )
              A.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抑制通货膨胀→高货币购买力→改善人民生活
              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C.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调节过高收入→抑制盲目消费→稳定物价
              D.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发展生产
            • 9. 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要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这句振奋人心的话意味着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下列选项的序号从下图的上排M开始,按所示顺时针方向,正确的是(  )

              ①工资收入增加    ②生产供给增加    ③消费需求增加   ④劳动需求增加。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而同时带来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因此,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必须“促进公平”,为此,就必须消除收入差距,人人平均分配。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