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缩小收入差距,要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这有利于(  )
              ①更好地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③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
              ④促使企业走出劳动力“低成本陷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2. 2016年2月2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高居民收入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将研究制定针对重点群体的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通过对技术工人、农民、中小创业者、科研人员、企业家、公务员、有就业能力的困难群体等的精准激励,优化收入分配格局。这一激励政策有利于(  )
              ①实现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
              ②促进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③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④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3. 2015年江苏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再做调整调整水平为人均增加10%,省内580多万人受益。这一举错(  )
              A.能够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B.表明再分配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公平
              C.完善了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D.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 4. 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与时下热议的脱贫、养老和个人的税务负担等问题,无不密切相关。为此,政府目前要(  )
              ①安排劳动者就业创业
              ②实施好脱贫攻坚工程
              ③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5. 李克强总理再三明确强调,工资调整方案必须尽快落实到位。教师的工资应该采用“教龄+其他+绩效”动态评价三元结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变为现实。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是(  )
              ①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和效率的表现
              ②再分配注重公平和效率的表现
              ③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状况
              ④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6. 全国已有重庆、陕西、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要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确保低收入者具有基本的保障,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举措(  )
              ①旨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
              ②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③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快创新转型
              ④是国家通过再分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7. 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跑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这表明在我国(  )
              A.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
              B.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 8. 2013年我国农民增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十连快”。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达到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高出GDP实际增速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实际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增速2.3%,城乡居民收人之比连续4年下降,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3.03:1.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我国农村居民收人的增长得益于(  )
              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②我国城乡差距的缩小
              ③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  ④收人分配的渐趋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 9. 1992年-2012年北京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根据图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区(  )
              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
              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 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