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根据下表左侧信息,将右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表。
              我国反腐的具体表现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1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2.《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和公务接待、公务车购置使用、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公开
              3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国家实际情况,今年将安排听取审议反贪污贿赂等报告。
              4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公民反腐的重要阵地。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理念,促进国民经济赤足健康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制定和修改国家重要法律时,法律草案初审稿以及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征求意见,让公众有更多的机会发表看法。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等多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10 万公众提出20多万条意见,对法律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201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坐谈会上各民主党派就引领经济发挥在那新常态、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加强生态领域综合治理、实现绿色发挥在那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央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表示,将认真研究吸收大家的意见,起草好规划建议。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法律向公众征求意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评价中共中央征求各民主党派意见的合理性。
            • 3.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 4.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为此要大力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商履量的公平教育,国家要在公共教育投入上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大力发展高质量的公平教育的合理性。
            • 5.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2亿人。网络为公众表达意愿、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网民随意暴露他人的隐私,进行人身攻击;有有歪曲夸大事实、言辞偏激,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阅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表达意愿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 6. (2016春•西城区期末)京城四月,繁花似锦。周末,高一学生小高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奶奶去公园赏花。到公园入口处看到右面的牌子。小高发现他们虽然是在公园规定的“无障碍通道”开放时间到的公园,但无障碍通道的铁门紧锁着。小高随即拨打指示牌上的“其他时段开门电话”,但遗憾的是,电话始终是“关机”状态,他只好推着奶奶回家了。
              接下来的一周,小高……
              又一个周末,由于小高的努力,他再次推着奶奶去公园的时候,那个“无障碍通道”的门已经可以打开了,指示牌上的“其他时段开门电话”也更新了。
              为了让奶奶能坐着轮椅去公园赏花,猜想小高在那个“接下来的一周”做了什么,并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他这样做的依据。
            • 7. 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给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公民通过社交网络为交管部门提供道路拥堵信息;民间环保组织依据政府公开的环境数据绘制“污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市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向市民征集建议;城管部门请商户和市民通过网络平台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公民与政府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同时也应看到,网络发展与普及还很不平衡,网络上的黄色暴力内容、虚假信息、舆论导向等方面仍存在问题,网络建设任重而道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任选公民政府某一角度,以“互联网时代的”为题,写一篇短评。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100-150字之间。
            • 8. 某单位一位女职工听说本单位领导有经济问题,便进一步夸大事实,四处散布该领导受贿数万元,闹得满城风雨,直至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专案调查后,澄清了事实。事后有关部门找她谈话,指出她的错误,她却振振有词地说《宪法》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监督权,拒不认错。
              (1)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方式有哪些?
               (2)请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