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备受关注的2014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9日召开,明确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框架,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4年经济形势作出总结,对2015年经济工作进行定调,并对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作出部署。这也是“新常态”思路提出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认为2015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没有问题,但环境和减排领域的任务或许不能完成。2015年GDP增速目标将设定在7%左右。从8.5%-11.5%的超高速经济增长区间向6.5%-8.5%的增长区间过度,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形成。会议明确指出“新常态”要兼顾三个平衡,一是增长和消费的平衡;二是增长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平衡;三是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平衡。这三个平衡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应如何兼顾“新常态”下的三个平衡。
                  材料二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中第一次将法治作为全会主题。这不仅引起学术界的热切回应,也使全社会都感受到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基础条件,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核心议题,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角度对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并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确立了“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是法治化”的命题。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也就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与“现代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具有法理上的充分依据。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通过“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2.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提出,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安徽省某校高三(1)班同学就此展 开探讨并共享各自研究成果。
              【紧密关联  战略布局】
              材料一“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从推动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中提出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目标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并提“四个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也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并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四个全面”提出的依据。
              【解决短板 实现目标】
              材料二 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但目前无论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还是从转变发展方式、激发社会活力来说,解决收入分配机制这一民生“短板”的焦点问题都已势在必行。
              2011--2014年我国居民收入情况表
              时间基尼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农村居民城镇居民
              2011年0.477697723979
              2012年0.474791724565
              2013年0.473889626955
              2014年0.469989228844
              注: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O~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上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解决表格中所反映的收入分配问题。
            • 3. 材料一

              注:①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工资是城镇职工的8.68倍,2011年扩大至17倍。
              ②中国企业员工工资占企业运营成本的平均比例不到10%,与发达国家的50%差距很大。
              ③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中,约1/3是垄断因素造成的,
              材料二 2014年Il月6日,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健全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之间的合理分配关系,调节行业间的薪酬差距,建立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专家解读提出,形成合理的收入差距,要通过政策的、市场的手段来退步引导和调节,建立与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新机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从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角度,说明国家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就如何建立企业薪酬分配新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初,《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在历经1年之后,有望在2014年出台。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2014年发改委将协调推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提低、扩中、控高”被公认为是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专家指出,要通过改革,消除初次分配领域的不公,对中低收入者减税,控制高收入,并消除社会保障上的待遇差异,最终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
                  材料二  梳理2013年改变人们生活的事件时,有人把雾霾列为其中之一。雾霾天气,政府和市民将如何应对?针对这个问题,西安市出台《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通过网站开始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规定了公众参与方式:①留言,请登录点击网站首页右侧的立法意见征集栏目,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②信函,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95号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③邮件,请将意见发送至szf@12345.gov.cn;④电话或传真02988000000。
              (1)结合材料一,说明合理的分配制度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说明市政府这种做法的政治生活依据。
            • 5. 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  2013年3月A市新一届市政府就任以后出台的改革举措
              改革举措(部分)
              15月,出台措施放宽小微企业融资标准,降低民营企业进入部分垄断行业的门槛。
              2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市范围内推开。
              3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注册登记限制。
              4截至10月1日,市政府已取消和调整298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决定,凡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
              (1)描述图1、图2的经济现象,并说明图1、图2和表1之间内在的经济联系。
                  材料二:收入是民生之源,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当前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要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
                  材料三:A市市长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上强调:近几年,我市在改革进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但瑕不掩瑜,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基本上还是认可的;当前,我市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在探索中“排雷”和清除“荆棘”;我市情况复杂,一些重大改革项目可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全面深化改革,千头万绪,要化繁为简,积极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全市六个县市的情况不同,具体的改革措施也要因地制宜。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上述讲话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的。
            • 6. 收入分配关乎民生民利。某校高三时政小组围绕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搜集如下一些信息并深入学习和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信息一: 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信息二: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富民优先”政策,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1)概括信息一、二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
              (2)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富民优先”依据。
              信息三: 安徽某市为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五位一体”的村民自治新模式: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事会为监督主体的新型村级治理组织结构。这种模式,消除了村民自治中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了村民自治组织结构中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3)结合信息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开展“五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取得成功的道理。
            • 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2007-2011年我国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情况

              表: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平均增速
              时期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
              GDP平均增速(%)10.787.9212.008.269.811.27-7.5
              注:“十二五“期间指2011年-2015年。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1年我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4283美元,排95位,同期发达国家人均GDP达4万美元。
              材料一  对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不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结构转型中驱动创新因素缺乏,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社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资源透支,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1)如图和如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2)针对上述图表和材料一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  文化是城市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抓住机遇,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他们还根据绍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沉淀所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不断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共生共存,提高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
            • 8. 2012年,山东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2012年山东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201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已扣除价格因素)。
              (1)指出图表所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变化。分析这些变化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  山东省政府以鲁政发[2013]3号文件印发《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等,以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将全省15.7万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构建城市化、农业和生态安全三大战略格局。最终目的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2)依据材料二,说明山东省政府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的。
              (3)阐释“十八大提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目标”所包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 9.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幸福安徽”建设上迈出新步伐。某校高三(1)班部分同学以建设“幸福安徽”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话题一:收入倍增】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未来五年我省全面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如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试点等。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巨大意义。
              【话题二:民主管理】安徽省委决定从2011年9月始至明年2月底,用半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五级书记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感、解民忧、惠民生”大走访活动。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安徽开展大走访的意义。
              【话题三:转变管理方式】为建设幸福安康,省委、省政府抓住政绩考核这一“牛鼻子”,结合全省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各地资源禀赋差异,推出省辖市新考核体系。新考核体系将省辖市分为四类:一类为合肥、马鞍山、鞠湖、铜陵市;二类为准北、蚌埠、淮南等市;三类为毫州、阜阳、六安三市;四类成都市为黄山市。考核指标权重“因地制宜”。
              (3)运用“矛盾”相关知识,说明安徽转变管理方式的合理性。
              【话题四: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近年来,安徽扎实推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瓴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4)请你为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几点建议。
            •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而同时带来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因此,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必须“促进公平”,为此,就必须消除收入差距,人人平均分配。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