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形区的名称:

              A           ,B             ,D              ,G                        

              (2)字母A-G中,属于第一级阶梯的是       (填字母),第三级阶梯的是         (填字母)。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3)写出海域的名称:①     海,④         海峡,⑤          海。

              (4)图中,黄河干流大致呈        字形,它发源于         (填字母),途中经过E地形区是             ,该地区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导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河流两岸,称为“        河”。

              (5)长江一路从高山峡谷奔流而出,最终注入   (填数字②或③)海。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被称为“          ”,主要集中在    (填“上、中下”)游地区;同时,长江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被称为“    ”,主要集中在    (填“上、中下”)游地区。

            • 2.

              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山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武夷山,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上,以西为江西省
              B.乙为巫山,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界线山脉之一,以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丙为祁连山脉,即是我国地势一、二阶梯界线,又是塔里木盆地和内蒙古高原的界线
              D.丁为昆仑山脉,其以南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 3.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河流的名称是_____,B是该河流最大的        水利枢纽工程。请你从地势的角度解释在此兴建该大型水坝的优势条件?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省级行政中心D___________    湖泊 F____________

              (3)武汉市某中学生五一假期中要乘火车到北京探亲,他所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是________铁路。

              (4)该地区工业发达,其中武汉、上海都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武汉、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各自最主要条件是:武汉_____         _;上海______            _。

              (5)近年来,A河流含沙量不断增多,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趋势,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 4.

              “远方的家”专题片(边疆行)摄制组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经9个省区至辽宁沿途拍摄反映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_;②省区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____。

              (2)③属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_____级阶梯,它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

              (3)专题片有四集的标题分别是:

              a.沙漠边的绿洲

              b.塞上明珠、草原牧歌

              c.最北之旅漠河

              d.寻幽访玉走腾冲

              按照拍摄行程先后顺序,abcd四集字母的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读“中国主要山脉”图,回答问题。


              (1)我国最大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此省区绝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其地形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①        山、②      山、③      山、C         盆地,D         盆地。

              (2)④      山是      省和      省的主要分界线,其东西两侧地形差异大,东部地形区A是    ________,西部地形区B是     

              (3)⑤是        山脉,它大致为      走向,其西侧的地形区海拔在        以上。

            • 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山脉的冰雪融水为我国最大内流河-- ___   ___河提供补给水源。
              (2)B山脉的走向是______走向,C山脉的东侧是__ _ ___(地形区)。
              (3)D山脉东侧的地形区属于______(温度带),E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级阶梯的交界处。
              (4)F是____     _(山脉),其南面的耕地以___  ___主。

              (5)G是____   __(山峰),其所在地形区的气候类型为___ ___气候。

              (6)H山脉是赣和______(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之间的山脉。

            • 7.

              读下图回答,请填入山脉名称:


              (1)甲乙丙丁四图中,位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境内的山脉是(山脉名)              

               (2)四图中不是我国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陕西省境内的(山脉)                 

               (3)你可以据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理论推测四图中海拨最高的山脉最有可能是(山脉)     

               (4)大概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和年降水量800毫米线相吻合的山脉是                

               (5)位置处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山脉是山西省边界的(山脉)               

               (6)位置处于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山脉是(山脉)                         

            • 8.

              根据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基本资料(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面积/万平方千米

              39.40

              人口/万人

              4597

              国境线长/千米

              4060

              海岸线长/千米

              0

              平均海拔/米

              2000

              1月平均气温/℃

              ﹥0

              年降水量/毫米

              1000—1500

              土地利用构成/%

              耕地(12.8) 林地(67.6) 草地(18.7)

              (1)该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省份(“沿海”或“边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级阶梯。

              (2)该省级行政区属于干湿地区中的__________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根据土地利用构成,该省级行政区应着重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__。
              (4)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简称____________。
                    
            • 9.

              如图,沿着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最符合我国哪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

              A.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C.夏季风逐渐增强
              D.地势逐渐降低
            • 10. 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建筑所需木材部分来自川、湘、赣等地.所伐的巨木顺江而下,自西向东运到南京,再沿运河北上.部分石料来自太行山,那里盛产汉白玉.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了很多“井”,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把巨石运到北京:
              (1)部分木材来自川、湘、赣,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位于赣的是 ______ ,部分石料来自太行山,图中字母M、N、P、Q代表太行山的是 ______
              (2)巨木“顺江而下”中的“江”指的是 ______ ,“再沿运河北上”中的“运河”指的是 ______
              (3)据材料所知,“旱船载石”的方法应该在 ______ (季节)使用.
              (4)图中椭圆形框内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______ 高, ______ 低.
              (5)山脉往往是一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如P山脉是 ______ (地形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M山脉以北的耕地类型是 ______ ;M山脉以南地区是 ______ (干湿状况)地区,大部分是 ______ (温度带)带.
              (6)黄河的河口至桃花峪河段与长江的宜昌至湖口河段相比,河水含沙量较大的是 ______ ,通航能力较强的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