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拟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海绵城市”,具体来说,就是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吸水材料建设作为海绵体,平时是市民的休闲公园,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避免“城中看海”。2014年,我国有16个城市做为“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目的是( )

              A.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B.防治水体污染
              C.美化城市
              D.增加市民活动场所
            • 2.

              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是

              A.节约用水
              B.兴修水库
              C.防治水污染
              D.跨流域调水
            • 3.
              读图“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路线图”作题.
              (1)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是 ______ 盆地中的轮南油田,终点是 ______ 市全长约4200千米.
              (2)该工程途经地区中全部或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的省或行政区有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次跨越的大河是 ______ .
              (3)简述该工程给我国东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各写两条.
              对西部的好处:① ______ 、② ______
              对东部的好处:① ______ 、② ______ .
            • 4.

              为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做到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是( )

              A.跨流域调水  
              B.和兴修水库   
              C.治理水污染   
              D.节约用水
            • 5.
              调节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
              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开采地下水    
              D.人工降雨
            • 6.

              关心首都,关注环境。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简图”


              材料二2014年北京雾霾天气达到175天,远远超过全国最高平均52天,近年来北京街上的行人戴上口罩用于抵御雾霾侵袭。

              材料三: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32。

              (1)图中A      海,B      河,该河下游形成“      ”。

              (2)C点的经纬度是              ,属于          气候类型。

              (3)北京是著名古都,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写出两处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4)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形区来看,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

              B.按温度带的划分,北京属于中温带

              C.按干湿地区的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D.从城市职能来看,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5)材料二反映了北京市近年来城市发展中的        问题,请你提出一条治理该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6)材料三反映了北京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探究“缺水”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任写一点即可),解决措施是         (任写一点即可)。

            • 7.

              某校的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对2016年某地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该地土地利用的今昔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制作了下面甲、乙两图。请你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地不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2)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海平面上升                     
              D.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 8.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中线流经A     省、河北省B     市,最后到达北京、天津市.

              (2)华北平原为     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其他季节降水较少,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严重影响农业、工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3)华北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     ,南水北调有利于缓解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

              (4)黄河下游泥沙剧增,形成举世闻名的“      ”,在山东省注入C     海.

              (5)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灾害是     

            • 9.
              读“我国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农业差异大致以        mm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地区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地,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地;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         业为主。

              (2)耕地类型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是         (山脉)和         (河流),大致是我国       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水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东北平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        

              (3)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依据年降水量的多少,我国浙江农村房屋的屋顶坡度较      ,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措施是                              

            • 10.

              将长江水调往西北和华北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

              A.南水北调工程              
              B.引滦入津工程
              C.引黄入晋工程              
              D.引黄济青工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