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纪录片《航拍中国》带观众领略秦岭南北的迥异风光。请根据该片的部分解说词和图象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解说词一:“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把陕西一分为三。……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
              解说词二:“迥异于南方梯田的润泽,黄土高原上为旱地梯田。陕北的春天来得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铺上塑料薄膜。”
              解说词三:“泾河与渭河的交汇,诞生了一个成语:泾渭分明。泾河的清与浊,常常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夏天的丰水期,两条河的含沙量都很高,界限不明晰。到了冬季枯水期,泾河的含沙量会猛降到现在的千分之一左右,这时候就会呈现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
              根据材料,回答24-28题。

              陕西的“一山一水”分别指(  )
              A.秦岭、渭河
              B.秦岭、淮河
              C.大巴山、汉江
              D.太行山、汾河
            • 2. 纪录片《航拍中国》带观众领略秦岭南北的迥异风光。请根据该片的部分解说词和图象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解说词一:“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把陕西一分为三。……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
              解说词二:“迥异于南方梯田的润泽,黄土高原上为旱地梯田。陕北的春天来得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铺上塑料薄膜。”
              解说词三:“泾河与渭河的交汇,诞生了一个成语:泾渭分明。泾河的清与浊,常常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夏天的丰水期,两条河的含沙量都很高,界限不明晰。到了冬季枯水期,泾河的含沙量会猛降到现在的千分之一左右,这时候就会呈现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
              根据材料,回答24-28题。

              关于陕西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B.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C.境内河流春季易发生凌汛
              D.陕南山地位于亚热带
            • 3. 纪录片《航拍中国》带观众领略秦岭南北的迥异风光。请根据该片的部分解说词和图象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解说词一:“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把陕西一分为三。……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
              解说词二:“迥异于南方梯田的润泽,黄土高原上为旱地梯田。陕北的春天来得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铺上塑料薄膜。”
              解说词三:“泾河与渭河的交汇,诞生了一个成语:泾渭分明。泾河的清与浊,常常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夏天的丰水期,两条河的含沙量都很高,界限不明晰。到了冬季枯水期,泾河的含沙量会猛降到现在的千分之一左右,这时候就会呈现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
              根据材料,回答24-28题。

              陕西梯田的南北差异表现为(  )
              A.南方种春小麦,北方种冬小麦
              B.北方梯田热量更充足,土壤更肥沃
              C.南方梯田更重视引水灌溉工程
              D.北方地膜覆盖的作用是保温、保水
            • 4. 关于宝鸡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宝鸡市大部分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
              B.宝鸡市位于第三阶梯上
              C.宝鸡属于季风区,降水少于200mm
              D.宝鸡市属于陕西省,2区9县
            • 5.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分布有“小杂居、大聚居”的特点
              B.我国共有56个民族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汉族居住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少数民族聚居
            • 6. 阅读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新社报道,2017年11月25日,引汉济渭隧洞出口段6500米隧洞正式贯通,标志着世界第二长水利隧洞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材料二:下图为陕西省地图。引汉济渭工程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的给水量。
              材料三:下表为西安的气候资料。
              1月 4月 7月 10月
              气温(℃) -0.5 14.1 26.3 13.8
              降水量(mm) 6.4 49.5 92.8 65.6
              (1)渭河是______的支流,汉江是______的支流。
              (2)材料一中提到的隧道穿越了图中的______山脉,这条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说出其中两个。______
              (3)根据资料,分析西安所在的渭河流域缺水的原因。______
              (4)请简要评价“引汉济渭”工程。______
              (5)陕北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______,试写出一条解决措施______。
            • 7. 读“中国某区域图”,完成4~7题。

              有关该省描述正确的是(  )
              A.全部处于北方地区
              B.地形上分为秦巴山地、渭河平原、黄土高原三部分
              C.大部分地区气候湿热,有利于农业生产
              D.窑洞是该省的特色民居,主要分布在南部
            • 8. 读下列4个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图是______省,该省与______和______两个特别行政区相邻,与海南省隔______海峡相望.
              (2)②图是______省,其简称是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
              (3)③图是______省,该省既濒临______海,又濒临______海,
              (4)④图是______省,该省简称是______或______.
            • 9.
              “八百里秦川”是指(  )  
              A.宁夏平原  
              B.河套平原  
              C.渭河平原    
              D.成都平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