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企业工资指导线是政府根据当年经济发展调控目标,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就业状况、劳动力市场价格等相关因素,向企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下表为8个主要省份 2014 年、2015年工资指导基准线(体现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一般水平)
              新疆天津山西陕西山东北京内蒙古四川
              2014 年15%13%13%13%12%10.5%11%11%
              2015 年12%10%10%10%10%10.5%10.1%11%
              由上表可推导出(  )
              A.企业市场经营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B.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经济效率提高的基础上
              C.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呈下降趋势
              D.国家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 2. 为尽早补齐社会保障短板,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2016午某省将加紧编织一张覆盖全省人口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正确的是(  )
              A.拓展社保范围一抑制通货膨胀一提高货币汇率一改善人民生活
              B.拓展社保范围一调节过高收入一抑制盲目消费一稳定物价水平
              C.拓展社保范围一缩小收入差距一维护社会公平一促进社会和谐
              D.拓展社保范围一增加社会供给一扩大居民消费一发展社会生产
            • 3.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管理问题,特别是薪酬管理问题,人社部提出,2016年将稳慎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给中小企业加强和完善薪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企业解决好薪酬管理问题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落实,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②有利于促进我国收入分配均等化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③有利于保障并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有序运转,有利于促进员工个人的发展
              ④有利于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管理问题,特别是薪酬管理问题。人社部提出,2016年将稳慎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给中小企业加强和完善薪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企业解决好薪酬管理问题的意义在于(  )
              ①落实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④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5. 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虽然较大,但全国各地至少有28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超过2014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
              ①体现了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             ②一定程度能促进内需和消费
              ③有利于消除贫富悬殊的状态            ④有利于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 2016年3月1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答中外记者问题时说。针对目前“五险一金”缴存比例的问题,在社会保障基金充裕、国家规定的统一框架下,可以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阶段性、适当地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让企业多减轻一些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钱。此举的经济意义在于(  )
              ①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生产效率
              ②建设全面小康,基本消除贫困现象
              ③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劳动报酬中的比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 2016 年2 月26 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高居民收入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将研究制定针对重点群体的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通过对技术工人、农民、中小创业者、科研人员、企业家、公务员、有就业能力的困难群体等的精准激励,优化收入分配格局。这一激励政策有利于(  )
              ①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
              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④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8. 阅读如表:
              工资一般占
              企业运营成本
              居民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政府在医疗、教育、社保、就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发达国家50%75%最低56%
              中国10%39%约30%
              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
              ①实施房产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②要坚持劳动报酬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
              ③要充分发挥财政在促使经济平稳运行方面的作用
              ④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9.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求(  )
              ①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②逐渐减少GDP中企业营业盈余比重
              ③改革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④逐渐扩大GDP中财政收入的比重。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10. “分配律”(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分配律一般在54%~65%0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这说明(  )
              A.我国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B.我国要改革税收制度,减轻企业负担
              C.分配律越高越公平
              D.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偏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