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第31届奥运会在巴西举行,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8~31届奥运会举办地的分布及开幕式时间

              (1)有人预言几千万年以后,第28届奥运会举办国希腊濒临的地中海将会消失,原因是                             

              (2)0°经线穿过了图中四个城市中的哪个

              A.①        

              B.②

              C.③     

              D.④


              (3)小红家住北京某小区2楼,她发现同是正午时分,寒冬时节阳光被前面的楼房挡住,而炎炎夏日窗外阳光洒满大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B.昼夜交替造成的

              C.时间不同造成的           D.地球公转造成的   

              (4)第31届奥运会举办地里约热内卢所在国家巴西属于              国家(发展中/发达)。 截止2015年,中国企业在巴西的直接投资达到39亿美元,主要涉及能源、电力输送、制造业等领域,在巴西设立的中资企业已达200余家。中国和巴西之间的互助合称为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 2.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⑴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_____半球;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

              ⑵C点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年元月28日是新春佳节,此时地球公转到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 3.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中两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图中A、B、C、D、E六个点中,位于低纬度的点有    个,位于中纬度的点是       ;位于热带点有             ,位于东半球的点有           

              (3)点B在点A的          方向,点C在点D的        方向。

              (4)我们知道地球的赤道长度大约是4万千米,点A和点B的实地距离大约是       

              A.20千米             B.200千米

              C.2000千米           D.20000千米

              (5)图中有一点,向东进入东半球,向西进入西半球,向南进入南半球,向北进入北半球,请问这个点是         

            • 4.

              2014年2月7日—2月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行。结合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的地理事物名称:

              A是______洋  B是______洲   C是______运河  

              (2)索契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它位于___半球(东或西);属于五带中的_____带。

              (3)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期间,南非的季节是______。

              (4)每年的春、秋两季,人们到索契旅游时,既可以到海边游泳、晒太阳,又可以去山上滑雪(如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 5.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图                                                             乙图                                                  丙图




              (1)图乙中,A点所在纬线是     线。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       

              (2)当太阳直射A点时,图甲中,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         现象。

              (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④处时,北半球处在     节气,南半球处在    季(季节)。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③处向④处运动过程中,福建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          (填“增加”或“减小”)。

              (5)读图丙,(福建的陆域介于北纬23.7°至28°、东经115°至120°之间)福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发现,在正午阳光照射下,树影朝向总是偏      (北或南);当正午树影最长时,福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6.

              读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B              

                2.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A、B属于           半球,位于高中低纬度的     纬度。

                3.图中A、B位于五带中的           带。

            • 7.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是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

              (2)B点在A点的________方向,B点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

              (3)北极圈(有)出现极昼自然现象时,地球绕日公转的位置是________。(填数字)

              (4)当太阳直射在B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上的________处和________处。(填数字)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③处向④处运动过程中,马鞍山市的白昼将变________。(长、短)

            • 8.

              “一带一路”促进世界区域合作蓬勃发展。读图“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经甲海峡,过A      洋,B      洲,穿乙   运河,最终到达C      洲。

              (2)“一带一路”连接大陆东西,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多为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C大洲西部多为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3)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丝绸之路的最西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①气候             ②地形             

              (4)请填写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西安的经纬网位置北纬     度,东经       度

            • 9.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A、C两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2)图上四点中,A在B的_______方,B在D的_______方。

              (3)在五带的划分中,B点所处的是_______带,D点所处的是_______带。

            • 10. 读巴西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纬度位置看,巴西大部分面积位于五带中的    带,图中D是    洋.
              (2)巴西的B地有一条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    ,该河流流量最大的气候原因是    ,地形原因是    ,该河流流域覆盖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植被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