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在一千万以上,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人口死亡率低
              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2.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  )

              A.废除计划生育
              B.提前退休
              C.青壮年人口外迁
              D.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 3.

              读我国某省(市)人口统计图,从1990年到2020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是

              ①总人口数量在逐年年减少

              ②老年人门数量增加较快

              ③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④幼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4.
              阅读下面材料,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征是(  )
              单       位 江苏 山东 新疆 西藏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740 600 12 2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匀
              C.西部人口密度大
              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 5.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B.我国人口已停止增长
              C.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 6.
              2016年我国春运期间最拥挤的十大火车站依次是:上海虹桥站、广州南站、上海南站、上海站、北京站、杭州东站、深圳北站、苏州站、北京南站、苏州园区站.据此完成10-11题.
              下列旅客,春运期间出入十大火车站人数最多的是(  )
              A.海外侨胞
              B.务工人员
              C.台湾游客
              D.中小学生
            • 7.
              根据如表判断天津近几十年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
              天津人口按年龄分组的比重变化(单位:%)
              1964年 1990年 2010年 2015年
              1-14岁 43.12 22.71 9.80 9.81
              65岁及以上 4.09 6.46 8.52 9.61
              A.老龄人口增长明显
              B.外来人口不断减少
              C.少儿人口比重稳定
              D.性别比例差异较大
            • 8.
              图中的我国东西不之间明暗交界线与我国_______吻合度最高.(  )
              A.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B.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C.人口地理分界线
              D.湿润区域半湿润区分界线
            • 9.

              关于我国的人口分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人口分布不均匀
              C.东南多,西北少
              D.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
            • 10.
              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所在的省区和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分别是(  )
              A.广西、河南
              B.新疆、云南
              C.广西、云南
              D.河南、西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