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______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______ 。
              (2)当地球公转到 ______ 点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______ (填节气),日期为 ______ ,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______ ,满洲里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______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会出现 ______ 现象。
              (3)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C位置时,澳大利亚正处在 ______ 季。
            • 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______ ,自转的方向为 ______ 。
              (2)当地球公转至A时,此时是北半球的 ______  (节气),当地球公转到B、D时,太阳直射在 ______ 。
              (3)当地球公转到C时,为每年的 ______  (日期)前后,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 ______ 现象,北半球昼夜长短是 ______ 。
              (4)北京时间6月26日8时7分许,“神州十号”飞船返回陆地,地球正运行在如图中 ______ 。
              A.①B.②C.③D.④
            • 3.
              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上,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读图填空:

              (1)在图中的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 ______ .
              (3)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______ ,此时乐山市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______ .
              (4)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 ______ 点和 ______ 点.(填字母)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印度人认为支撑世界的是站在巨龟上的大象,而巨龟又是站在蛇上的。古埃及人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

              材料二  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示意图。
              (1)材料一中,古印度人和古埃及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否正确?请分析原因。
              (2)人类历史上最早带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______ 。该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先进入 ______ 洋,绕过南美洲进入 ______ 洋,艰难地横渡 ______ 洋,再经过非洲南端的 ______ ,最终回到了西班牙,此次航行方向一直是向 ______  (西、东)。
              (3)该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能说明以下哪一地理事实 ______
              A.地球是一个球体B.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C.大陆漂移 D.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 5.
              如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 ______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______ .
              (2)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更替.地球 ______ 形成了四季更替.
              (3)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 ______ 上.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地球公转至图示甲、乙、丙、丁中的 ______ 处,这一天的节气为北半球的 ______ 日.
              (4)一年中,南通市正午太阳升得的高度.夏至日最高,地面物体的影长最短;冬至日升得最低,地面物体的影长最长.图2为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年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和12月22日绘制的“某教学楼正午影长示意图”.①、②、③、④四图中,可表示夏至日该教学楼正午影长的是 ______ .
            • 6.

              (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___________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________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___________ 时针方向。

              (2)金砖五国是指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南非这五个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都属于________国家,这些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________”。

              (3)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 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________,在中国,伊斯兰教又被称为“________教”。

            • 7.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下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模拟旅游从济南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______洋、B______运河、C______洋、D______洲、E______运河、F______洋,最后回到济南。

              (2)现代测量表明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模拟旅游路线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 )

              ②甲半岛的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交流,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    )

              ③D大洲的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为“南北对话”。  ( )

            • 8.

              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图1)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读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造成地球昼夜交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1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 (节气),是福建省白昼_________(最长或最短)的一天,此时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极昼或极夜)。此时图2中地球公转到_______处。

              (3)如图1所示,此时北京(116°E,40°N)正值________ (白天、黑夜)。

              (4)读图2,地球由丁处公转到甲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___________(纬线)移动到_____________(纬线),我们这里的白昼_______(变长、变短)。

            • 9.
              学习地球运动时,老师在暗室里用电灯泡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模拟演示地球运动.读“地球运动演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的地球仪中,①点表示的是________,地球假想的旋转轴称为____________。

              (2)如图中此时,A点处于 ____________ (白昼或黑夜)。

              (3) 在演示地球自转时,李昆面对地球仪,用手缓缓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向是 _________ ( A.→,B.←)。

              (4)若图演示的是地球公转运动,这一天正午时分,昆明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下图甲乙丙丁中 ______ 图所示最相似。

            • 1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方向一致,都是_________;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                
              (2)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点时,广安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