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分析
              (1)我国201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6次人口普查,经普查我国总人口13、7亿人,是世界上人口最 ______ 的国家.
              (2)截止2011年底,我国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的 ______ .
              (3)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有哪些?(至少一点)
              ______ .
            • 2.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实施全面洱海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近一年全国二孩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近一年全国二孩的生育数量仅增加95万,中国生育目前全球最低.老龄化严重将是我国计划从“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换政策受阻.
              材料二:中国一年因雾霾造成经济损失约达6720亿元,相当于GDP的1.2%.而且治理雾霾需要关闭大量重工业,药业工厂,进行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规定机动车燃油组成等.解决污染要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这将产生大额经济损失.
              材料三: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协定各国努力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控温在1.5℃内努力.超过2°C危害有:人口健康受损,物种灭绝风险增加,作物减产,可再生地表水和地下水减少等.
              (1)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原因是 ______ .
              (2)根据材料二,说出治理雾霾的方法是 ______ .
              (3)根据材料三,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协定各国共同努力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C之内.超过2℃造成危害有: ______ .
            • 3.
              读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然资源 土地
              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
              面积
              江河年径流量 森林
              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3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材料二: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200千克,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4.5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350千克。
              材料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饭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盛,但在生活中浪费食物的现象也特别严重,这中行为严重的增加了中国的粮食危机。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总量 ______ 、人均占有量 ______ 的特征,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 。
              (2)根据材料二计算: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是1949年的 ______ 倍,2003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1949年的 ______ 倍,这说明了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比粮食增长速度 ______ (快、慢)。
              (3)结合生活实际和材料三,简述今后你应该怎样做才能降低中国的粮食危机?
            • 4.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带来哪些影响?对农村又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请从以上三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 5.
              目前,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深度合作将有助于亚太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说出俄罗斯和中国在人口分布特点上有什么不同?联系地形、气候特点,说明俄罗斯人口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2)读图分析两国主要河流流向的差异及原因.
              (3)读俄罗斯地图,可以看出,俄罗斯工业布局特点是 ______ .
              (4))结合两国国情,填写中国、俄罗斯在油气资源、纺织品、大型机械、新鲜农产品等商品贸易中的进出口方向.
            • 6.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1)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较大,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读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泼水节是我国_______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4)读材料二图,山东省和山西省相比,人口较稠密的是________省。

              (5)据图写出藏族人口集中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范围:________人/千米2

              (6)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达到七十亿.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虽然可以造就更多劳动力资源,但对粮食、水资源、宜居土地的需求随之更大.
              材料二: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突破2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银发潮”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三:中国人口分布图2
               
              (1)从材料一可知,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 ______亿人.
              (2)材料二反映出的我国人口问题主要是 ______,可能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有: 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是 ______和青海省.图中的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南侧人口密度 ______.
              (4)我国人口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______.
              A.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B.计划生育政策  C.人口发展规划                D.自然条件的差异
            • 8.

              (1)本初子午线位于_______(东或西)半球。

              (2)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__________。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形成了各种自然现象,成都的白天夏季比冬季长是由地球________转引起的。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__。

              (5)胡焕庸提出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指黑龙江的漠河到__________的一条直线,这条线东南人口稠密。

            • 9.

              读图“我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D两省区的名称

                  B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2)A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我国最西端在该省区的              上,C省区行政中心是             

              (3)图中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分别是                      (写简称)。

              (4)以ab线为分界,东部人口密度        ,西部人口密度       。图中的人口地理界线的两个端点城市是                    

            • 10.

              读图“我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D两省区的名称B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2)A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我国最西端在该省的 ________ 高原上。

              (3)图中的人口地理界线ab是 (     )。

              A.漠河-腾冲一线    B.黑河-腾冲一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