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西气东输”是指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  )
              A.四川盆地
              B.华北和东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珠江三角洲
            • 2. 读图“我国西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位于甲、乙、丙区域中的    ,其主要反映当地气  温日较差    
              (2)甲区域有我国最大内流河    ,其汛期集中在    季,原因是    
              (3)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4)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该工程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是    
            • 3. 读“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入我国缺水严重的    地区和    地区,以解决其供水不足的问题.
              (2)东线方案跨长江、    、黄河、    四大流域,基本沿    (人工河)来输水,工程量较小.
            • 4.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中线流经A    省、河北省B石家庄市,最后到达北京、天津市.
              (2)华北平原为    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其他季节降水较少,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严重影响农业、工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3)华北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    ,南水北调有利于缓解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
              (4)黄河下游泥沙剧增,形成举世闻名的“    ”,在山东省注入C渤海.
              (5)今年4月以来,厄尔尼诺现象愈演愈烈,受此影响,长江流域经历了多轮强降雨侵袭,致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最大的隐患灾害是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另外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材料二:我国节水标志,由水滴、手和地球变形三部分组成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图中空白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水是由拼音字母J和S变化而成,寓意节水.
              材料三:据新华社2009年1月26日报道:2009年整个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
              材料四:

              (1)简要回答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时间分布上的特点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西北、    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    (填“合理”或“不合理”).
              (4)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请为其设计一条宣传语:    
              (5)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节水的.(至少二点)①    ,②    
            • 6. 读材料及“西气东输”主干线路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于2002年7月开工,2004年全面建成投产.跨10个省、市、自治区,“西气东输”主干线3次穿过黄河.总投资达1560亿元,总里程达4000多千米.实现每年从西部向东部地区输出优质清洁的天然气120亿立方米,保证供气30年.它的建成投产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能源结构调整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有利于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长江三角洲及沿线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1)“西气东输”采用    运输方式.
              (2)“西气东输”主干线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    自治区,东到B所表示的    市,这一线路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的人文因素是    (填字母)
              A、地形类型  B、农业发展水平  C、城市分布   D、交通便利程度
              (3)C处的    盆地、D处的柴达木盆地、E处的    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4)“西气东输”主干线经过的F处(灌溉农业区)是    ;其西端H    (城市)为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基地之一.
            • 7. 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玉米、棉花的集中产区,其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3%,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3.8%,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设的工程是(  )
              A.三峡工程
              B.在缓坡上建设梯田
              C.南水北调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 8. 实行跨区域调配,走共同发展之路.我国地域广大,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客观上影响了各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各区地间资源的合理调配,对提高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意义重大.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铁路干线①的大致走向是    方向.
              (2)南水北调的中线调水线路的水源地属于    (选填“黄河”和“长江”)流域.
              (3)山西省发展经济的优势资源条件有    
              (4)冬季,成都地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地区武汉,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9.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读图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地区.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计划是从长江下游取长江水沿    (运河)北上到达华北地区.
              (3)中线方案利用汉江上游的    (水库)引水.
              (4)“引黄济青”工程是将黄河水引入    市.
              A.青海    B.青岛    C.青藏地区   D.山东省.
            • 10. 西气东输工程途径A地形区时,可以看到其地表形态特点为(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一望无际,地表平坦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