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的天然名苑,后因开围放垦、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成为飞鸟无栖树的沙地。从1962年起,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塞罕坝再现万顷林海,成为了华北地区著名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读图“塞罕坝位置示意图”,回答29、30题。

              因开围放垦、过度采伐等行为,塞罕坝出现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湿地萎缩
              B.大气污染内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土地荒漠化
            • 2. 暑期时,某旅行社推出了从锡林郭勒经河西走廊到吐鲁番盆地的旅游线路。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这条旅游线路全部穿行在______(区域),所经之地的年降水量基本都在______毫米以下,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
              (2)第一站是被誉为“黄金奶源基地”的锡林郭勒,在这里,游客看到许多散养的奶牛。游客们担心,如果这里的奶牛数量持续增加,有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选择填空)。
              A.水土流失   B.酸雨严重   C.草场退化   D.人口减少
              (3)游客到达吐鲁番盆地后,看到如图三的景观,一直通到葡萄园,这就是著名的灌溉引水工程--______,这种引水方法可以大大减少______,从而保护地下水。
              (4)从锡林郭勒到吐鲁番,游客们一路走来看到的自然植被依次是图四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原因是年降水量从东向西越来越______。本区域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
              (5)在河西走廊,游客看到一片片绿洲。读图2,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城市和铁路多沿______分布。
            • 3. 读“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景观分布图”,完成13~15题

              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据图推断内蒙古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大致是(  )
              A.南多北少
              B.北多南少
              C.东多西少
              D.西多东少
            • 4. “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北京时间2006年1月5日9时16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神舟”四号选择在内蒙古中部降落,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是我国人口最稀少的地区
              B.沙尘暴还未开始
              C.地形平坦,起伏不大
              D.天气干燥温暖
            • 5. 如图是内蒙古自治区地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河流、年降水量等值线和沙漠面积等信息特点,归纳内蒙古自治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并简
              要说明其依据。
            • 6. 2015年8月9日至17日,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将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据此完成9-10题
              关于鄂尔多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土高原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煤铁资源丰富
              D.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