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半球是________半球。

              (2)写出A点的经纬度:________,该点位于________(海洋)。

              (3)D处为B、C两大洲的分界线________运河。

              (4)图中H大洲主要的人种是________人种,他们信仰的主要宗教是________。

              (5)同纬度的E、F两点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_点。

              (6)科学家为了考察赤道地区的生态环境,从点F行进到点G所走的路程为________千米。

              (7)观察图中甲、乙、丙三地气温与降水统计图中的气温变化,可发现三地气温的差异。影响三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8)气温与降水统计丙图代表温带季风气候,读图归纳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该气候影响下的植被为________。

            • 2.

              2013年3月中上旬,我国气温上演了过山车般的变化。不少城市上一周最高气温才几度,接下来一周就冲到了30℃以上。

              河南省郑州市3月9日,最高气温32.2℃,但是当晚,风云突变,出现了大风沙尘天气。3月10日晚上20时,郑州气温阵到了6.2℃,居然还下了小雪。一天之隔由夏转冬!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13年3月中上旬部分城市最高气温差值单位:℃

              城市

              最高记录

              最低记录

              乌鲁木齐

              22.7

              -11.8

              石家庄

              30.7

              4.8

              杭州

              31.9

              1.8

              合肥

              28.8

              -0.2

              (1)表中省会城市中,降温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该省简称是________。

              (2)3月中上旬,冬季风整体势力减弱,________势力开始增强;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移动,日照时间越来越________,太阳高度角越来越________,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量也越来越多。

              (3)分析导致此次大范围降温的原因及对我国华北地区的影响(试从环境质量、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角度分析)

            • 3.

              南方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处的地形部位分别为         、           。

              (2)甲村在乙村的          方向;图中①②③三个观察点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是观察点        。量得乙村到观察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6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千米。

              (3)在乙村,同学们测得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     ℃。

              (4)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建议该村发展        业,理由是         。 

            • 4.

              南方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如图为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处的地形部位分别为              

              (2)甲村在乙村的       方向;图中①②③三个个观察点中,既能看到      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是观察点       .量得乙村到观察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6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直线距离是       千米.

              (3)在乙村,同学们测得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       

            • 5.

              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气温年变化上分析,甲地的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
              B.从降水季节变化上看,甲地的雨季比乙地长,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C.据图可以推断,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D.若甲、乙为我国两地,有可能是北京、上海
            • 6. 如图为A、B两地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分析回答: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       月。

              (2)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市特点接近的是         地,其气候名称是                

              (3)A、B两地的降水,相对集中的是         地。

              (4)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        半球、B地在      半球。

              (5)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              、                             、人类活动等。

            • 7.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到处都是冰天雪地的世界,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海拔高
              C.距海远
              D.多暴雪
            • 8.

              读中国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濒临的海域中, a是__________海, b是__________海, c是__________海峡。

              (2)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是________________(山脉),B是 ________________(山脉),C是________________高原 ,D是                   盆地,E是________________平原

              (3)D、 E两地中,年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地。

              (4)①、②两条大河中,冬季可能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_________。

            • 9.

              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和夏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__    ,(填字母)该地区年降水量大都在        毫米以上.

              (2)A、B两大区域界线大致经过的山脉中,呈东北--西南走向是        ,此山也是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经过的山脉。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海洋的偏_____  (南或北)风,此季风进退“失常”时往往会给我国造成        灾害。

              (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主要集中在       季;地区分布规律是                 

              (5)夏季风很难到达B地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10.

              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因素.
              (2)读图2,图中A是        省.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山脉B        和淮河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图中C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湖.
              (3)读图3,武汉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4)读图2,我国油菜集中产区分布的地形是        平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