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陆地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用2B铅笔或碳素笔描出中国大陆的轮廓。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大洋:A________B________

              国家:C________D________

              (3)陆地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中,位于大洋洲的是________;位于南美洲的是________。

              (4)世界经济发展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请将下列叙述的序号填入相应图里。

              ①出售计算机、轿车等工业品 ②出售石油、木材等初级产品 ③农业生产以半机械化或手工生产为主 ④赚钱多 ⑤赚钱少

              ⑥大部分人生活在城市

              (5)请分别说出“南北差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

            • 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位于美国旧金山的“___________”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3)分布在印度沿海及东北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 3.

              读“澳大利亚、美国本土、巴西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国土中部,可以得出澳大利亚是一个以    气候和             气候为主的国家的结论。

              (2)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位于图中①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这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是          

                                                              

              (3)河流A和B都是世界著名河流,河流流程长,水资源丰富。但是航运价值A河远大于B河,试分析其人文原因                                                                                         

              (4)三个国家的地理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试列举两点                                                                       

            • 4. 寻找区域共性,问路发展之道,结合材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球排名第14,如表为该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的比例.
               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重要产业部门  农牧业 矿业  制造业  建筑业  服务业  旅游业 
               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2.8  4.1  10.6  6.5  65.3  4.2
              材料二:大洋洲局部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图.

              (1)据图上地理信息比对出澳大利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位置的共同点 ______ ,新西兰动物原始且古老,请说明原因 ______
              (2)从图中可看出两区地形都以 ______ 为主,据图中两区域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可归纳出该气候在全球分布的一般规律 ______
              (3)两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但种类不同,撒哈拉以南非洲 ______ 矿产丰富,澳大利亚钢铁工业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 (至少答出两方面).
              (4)从材料一可看出发达国家的三大产业结构特点是 ______ ,同样是矿产资源丰富并大量出口的国家,地区,澳大利亚的经济却远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发达,你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可从中借鉴的发展之路是什么? ______
            • 5.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5年5月18~29日,李克强总理对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进行正式访问,搭建了中拉合作平台,拉美企业将更多进入中国市场。来自中国的地铁、轻轨与渡轮,帮助拉美实现工业化升级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中国与巴西、秘鲁将合作建设“两洋铁路”,其中“两洋”是指A        洋、B         洋。该铁路建成后,将减轻甲            运河的运输压力。

              (2)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植被)。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总理到访国家均属于           国家,彼此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

              (4)俄罗斯资源丰富,         (重或轻)工业发达。

              (5)“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指               (国家),请用字母“C”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出。

            • 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六国中,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是________,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有“世界办公室”之称的国家是________。(填数字)(3分)

              (2)有关②国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②国是北半球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B.目前,②国的经济支柱是农牧业

              C.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D.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首都是悉尼

            • 7.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于2014年5月7日至9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召开.本届峰会围绕“促进包容性增长,创造就业机会”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如何整合非洲大陆的各种力量,推动结构性改革.

              材料二  世界轮廓图

              (1)材料中所述大洲的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全部属于 ______ 国家(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______ ”. 

              (2)图1中A区域是我国的 ______ 高原,该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 ______ 地带.
              (3)图1中B国是 ______ ;玲玲在网上搜集了四幅景观图片(图2),位于C国的是 ______ (单选).
              (4)图1中D是刚果河,该河水量丰富,居世界第二位.从地形、气候因素分析该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______ .

            • 8. 读图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和②两大洲的分界线________、乌拉尔河、________、里海、黑海__________。

              (2)④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国家首都_________,澳大利亚代表性动物_________(答一种即可)。

              (3)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海洋是_______(填序号)。

              (4)③以南大洲中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是(   )

                A.尼日利亚  B.赞比亚  C.肯尼亚  D.南非

            • 9.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甲图:填写国家名称:A________B________;甲图中心区域位于________洋。

              (2)读乙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是________运河,b是________山脉。

              (3)B国著名的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被称为________。B国①处属于________气候类型。

              (4)②国的地形以平原、________为主。该国人口90%以上分布在________。

            • 10. 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回答:

              ①主要地形从左至右依次为: ______ ______ ______
              ②地形特点与农牧业的关系: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