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心首都,关注环境。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简图”


              材料二2014年北京雾霾天气达到175天,远远超过全国最高平均52天,近年来北京街上的行人戴上口罩用于抵御雾霾侵袭。

              材料三: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32。

              (1)图中A      海,B      河,该河下游形成“      ”。

              (2)C点的经纬度是              ,属于          气候类型。

              (3)北京是著名古都,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写出两处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4)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形区来看,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

              B.按温度带的划分,北京属于中温带

              C.按干湿地区的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D.从城市职能来看,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5)材料二反映了北京市近年来城市发展中的        问题,请你提出一条治理该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6)材料三反映了北京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探究“缺水”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任写一点即可),解决措施是         (任写一点即可)。

            • 2.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在④位置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中①是春分,②是夏至,那么③是 ______ 前后(填日期),叫做 ______ (填节气名称).
              (3)地球运行到④位置时,北极地区出现 ______ (极昼或极夜)现象,南极地区出现 ______    (极昼或极夜).
              (4)北京位于北纬40度,位于 ______ (五带名称).
              (5)热带终年高温炎热,处于 ______ (填纬线名称)和 ______ (填纬度)之间.
            • 3.

              读相关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北京也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材料二:“跳出一亩三分地,共绘大蓝图,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2014年初中央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

              (1)北京位于________平原北部,在荆门(31°N,112°E)的________方向。

              (2)京津冀临近有我国最大的内海---________,海运便利。

              (3)北京将是首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北京夏奥会时的气候特点是_____,冬奥会时气候特点是________。

              (4)今年寒假小明准备到北京旅游,他在图上量得菏泽到北京的距离为2厘米,则菏泽到北京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

              (5)当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时,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正运行在________(甲乙丙丁)段,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 4.

              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回答问题。

                

              读图1、图2完成(1)—(4)小题:

              (1)线路①经过的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___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山脉,到达________省的西安。

              (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________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__熟。

              (3)小静沿线路②来到黄土高原,从她拍摄的照片(图2)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表特征________,当地特色传统民居(图2)是__________。

              (4)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________河,从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在下游淤积,使河床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河”。

              读图3,完成(5)—(6)小题:

              (5)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写出图中两种矿产源:          。鞍山工业结构图中,比重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形成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图中阴影部分是          工业基地,以     (轻/重)工业为主。

              (6) 如何解决东北老工业区存在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请尝试提出你的建议                           (至少答出1点)。东北平原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至少答出2点)。

            • 5.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山,该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请列举其一说明                                      

              (2)图中B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该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造成该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有①                                

               任答两点),为了治理此问题人们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至少写出两条)。

              (3)图中C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                   

            • 6.

              读“北方地区略图”

              (1)A是         平原.由于条件优越,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但该区域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水源不足     B.地表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2)B为______高原,该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3)在黄河的     ab)河段形成了“地上河”,其形成原因是       

              (4)山脉①是     ,该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        

              (5)山脉②是       ,与淮河共同组成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 黄土高原景观图。

              (1)观察“黄土高原景观”图,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                             _____,当地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____。

              (2)黄土高原地区历来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由此造成了______河下游成了地上河。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3)为了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当地居民采取哪些综合治理措施,试加以说明。

                                                                                                                                                                              

            • 8. (1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6年3月23日,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领导人齐聚海南三亚,共同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会议以“共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为主题,宣告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1)印度南部今年连续第二年遭受致命热浪,高温大旱影响3.3亿人,占印度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一些地区河流、湖泊和水库已经见底。据图2分析,印度的气候类是     ,该气候对印度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从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3分)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2)中印经济合作被称为“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的合作。下列关于中印经济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题)(2分)

              A. 中国因为有制造业优势,所以号称“世界工厂”    

              B.印度因为有发达的办公设备制造业,所以号称“世界办公室”
              C.中国从印度主要进口铁矿砂,印度从中国进口茶叶
              D.中印应该利用双方在贸易经济领域方面的互补性,形成合力

              (3)澜湄合作机制,将更加广泛的惠及次区域国家和人民,成为    的新典范。(1分)

              A.南北合作                          B.南南合作   

              C.南北对话                          D.南南对话

              (4)泰国大米商出口协会在泰国的首都    举行。在发布的声明称,泰国在2016年第一季度已居世界大米出口量首位,该地广泛种植此农作物的人文原因是      。(2分)

              (5)从河流开发角度,举例说明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可以合作的项目主要有:                    等。(2分)

            • 9.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读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A          ,此山是黄土高原和      平原的分界线,西至F      ,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B      

              (2)图中流经本区的河流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主要在于             (河段),该高原的地表形态是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刻不容缓。请你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 10. 23、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7分)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           河流④            铁路⑤            。B处著名工业基地是            

              (2)图中山脉②以西的地形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3)A所在省区是全国著名的四大牧区之一,其牧场类型为           

              (4)图中山脉③西南侧省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