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读图完成22~23题.
              对台湾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处中纬度
              B.位于我国的东南部,与祖国大陆隔台湾海峡相望
              C.东临太平洋
              D.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 2.
              与港、澳相比,台湾省发展工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条件是(  )
              A.重要的枢纽位置
              B.国际金融中心
              C.资源丰富
              D.交通运输发达
            • 3.
              11、台湾省著名的物产有:

                

              A.橡胶、波萝           
              B.香蕉、芒果
              C.荔枝、香蕉           
              D.樟脑、甘蔗
            • 4.
              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
              ①劳动力丰富  ②吸收外国资本  ③岛内市场广阔  ④优良港口众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5.
              如图是台湾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据图回答17~19题.

              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
              ①纬度位置②经度位置      ③森林分布  ④农产种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
              如图是台湾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据图回答17~19题.

              根据图中信息,有人推断台湾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
              A.农产、森林的分布
              B.城市、矿产的分布
              C.矿产、铁路的分布
              D.农产、铁路的分布
            • 7.
              如图是台湾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据图回答17~19题.

              根据台湾的位置、地形和我国季风的风向,可以推断台湾降水丰富的地区应该在(  )
              A.东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北部地区
            • 8.
              在历经多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在2008年12月15日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不在绕经第三地而直接通往彼岸.据此材料和图,回答24~25题.
              台湾自然条件优越,享有众多美誉.下列属于台湾美称的是(  )
              A.塞上江南
              B.天府之国
              C.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D.购物天堂
            • 9.
              自2016年2月以来台湾连续发生多次地震,原因是这里位于(  )
              A.大西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C.太平洋内部,地壳活跃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 10.
              关于台湾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岛多港口                      
              B.吸收外国资本

                 

              C.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D.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