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有关欧洲西部的四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甲、丁两图可知,莱茵河流经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 ______ (稠密、稀疏);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该河流流经地区的国家大多属于 ______ 国家(发达、发展中).
              (2)读甲、丙两图可知,莱茵河流经地区的气候是以 ______ 气候最为典型,受其影响,莱茵河的水文特征有 ______ (至少两点);而且该气候非常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 ______ 业.
              (3)从乙图得知,莱茵河干流流经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______ ,主要判断依据是 ______ .
            •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

              材料二:亚洲、欧洲、非洲人口密度分布图

              材料三:亚洲、欧洲、非洲人口资料表格
               亚洲 欧洲   非洲
               人口数(亿)2001年  37.20  7.27  8.18
               人口自然增长率(%)  1.4 -0.1 2.4
              (1)读材料一可知A、B、C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2)B地是三大宗教中 ______ 教的发源地,C地主要人种是 ______ .
              (3)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______ .
              (4)阅读材料二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区在地理位置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位于 ______
              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   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5)亚洲的南部和东部人口稠密,而亚洲北部的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非洲的乙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
              (6)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 ______ (增多、减少)的趋势,该大洲国家由于这种人口特点容易产生哪些问题? ______ .
            • 3. 读图文回答问题。(10分)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主席乘专机对欧洲西部的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四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线路如下图箭头所示。

              (1)习近平主席首先访问了 ① 国,该国首都是阿姆斯特丹,“风车”是该国著名景观。结合途中信息,可判断出习近平主席先后访问的四个国家依次是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习主席访问的四国均属于        国家。

              (2)从气候类型上看,习主席访问的四国均属于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3)结合阿姆斯 特丹“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四国期间,最有可能遇到的天气现象是   

              A.清风吹拂,细雨霏霏    B.北风呼啸,沙尘肆虐

              C.炎热干燥,酷热难耐    D.极度寒冷,千里冰封

              (4)一位随行记者在日记里写到:在四国采访期间,我发现当 地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餐桌上常见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欧洲人的这种饮食结构,与这里农业生产中的      业发达密切相关。主要自然原因是这里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濒临_____洋,这里大部分地区盛行西风,风从大洋吹来____(暖湿或干燥)气流,以_____为主的地形和_____走向的阿尔卑斯山脉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5分)

            • 4.
              如图是德国地形分布图、德国农业分布图以及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据图回答.

              (1)读甲图,描述德国的地理位置.
              (2)读甲图,概括归纳德国地形特点,并判断图中莱茵河的流向
              (3)乙图中A、B两地的农业生产类型不同.B地不同于A地的原因是什么?
              (4)比较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A地的气候对其农业生产类型形成的影响.
            • 5.
              读欧洲西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A、B、C 三城市气候资料分析,由A﹣B﹣C 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_,年降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_____________ _____ .

              (3)根据气候资料和你学过的知识,说明本地区出口乳、畜产品,进口粮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读图1“中东地区略图”和图2“欧洲西部轮廊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区域主要人种是 ______ .
              (2)从波斯湾运出的矿产资源是 ______ ,途经A ______ 运河,进人海洋B ______ ,最终到达欧洲西部.
              (3)甲乙两区域中水资源匮乏的是 ______ ,尝试提出解决该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的建议 ______ .
              (4)欧洲人餐桌上常见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与这里发达的 ______ 业有着密切关系,试从气候、地形方面分析该农业部门发达的原因 ______ .
            • 7.
              第 29 届~31 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分别是北京、伦敦、里约热内卢。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伦敦位于           洲,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

              (2)里约热内卢将成为奥运史上首个主办奥运会的           洲城市,该城市的经纬度位置是(                        )。

              (3)当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举行时,当地的季节是         季。到时北京的小明想乘飞机前往现场观看比赛,得经过①            洋,如果乘船还得经过②            运河。

              (4)全世界希望巴西人民重点保护的热带雨林位于世界最大的                平原。

            • 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中国全面阐述了亚洲合作政策,并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一带一路”规划,被认为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战略载体.
              资料二:一带一路规划图

              (1)A点所在的地区餐桌上常见牛排、乳酪,这种饮食习惯主要是当地 ______ 业发达,本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埃菲尔铁塔”位于 ______ (国家)境内.
              (2)B位于俄罗斯的 ______ 工业区,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 ______ 平原.
              (3)C点附近的 ______ 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C点所在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______ .
              (4)D所在的大洲是 ______ ,该洲气候炎热,有 ______ 大陆之称.
              (5)埃及政府8月5日宣布,将在现有的苏伊士运河东部E点开凿一条新运河,以适应不断增长的航运需求,同时拉动经济发展.试分析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______ .
            • 9.
              发展乳畜业需要大量的多汁牧草(生长过程喜湿喜温)。经济高度发达的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北部濒临北海、波罗的海。该国乳畜业十分发达,乳畜产品大量出口。读德国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度看,德国位于东西半球的________半球。

              (2)除分层设色图外,还可通过________来判断德国地势具有________的特征。

              (3)图中四个城市中,最可能成为啤酒工业中心的是________。以小麦、甜菜为主的种植业基本分布在德国的________(填海拔范围)区域。

              (4)请简要分析德国北部地区发展乳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答出两方面即可)

            • 10.
              关注世界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多次出访欧洲、非洲,提升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非间合作越来越密切.
              材料二:可可树广泛分布于南北纬20°以内的湿热地区,其产物可可豆可做饮料、巧克力,营养丰富,味醇且香.
              材料三:东非大裂谷是世界最大的断裂带,它将会一直扩张、形成新的大洋.
              材料四:

              (一)认识区域
              1.请仿照撒哈拉以南非洲完成对欧洲西部的描述.
              2.在世界局部地区图中,用箭头画出东非大裂谷两侧板块的运动方向.
              3.有人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贫穷,有人认为富有,你同意哪种说法?根据图文资料阐释理由.
              (二)解释现象
              1.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脚下是一片热带风光,山顶上终年积雪.
              2.瑞士是世界上巧克力第一生产大国,所需可可豆却要从非洲大量进口.
              3.欧洲西部餐桌上多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
              (三)互助合作
              中非间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经济联系,可促进两地的共同发展,试分析中非怎样进行互助合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