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已有13面积被绿化,其沙漠经济治理模式获得世界范本意义。读图回答问题。
              (1)库布齐沙漠地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地区,位于______(省级行政区)。该沙漠以北的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______。
              (2)库布齐沙漠降水量多在______毫米之间,其降水空间变化特点是______。
              (3)在库布齐沙漠北部和南部边缘种植甘草(药材)、沙柳等植被,其作用是______。
              (4)在修复生态同时,当地经济的发展可积极开发沙漠中蕴藏的丰富的风能、______等清洁能源。
            • 2. 读图,回答7-9题。

              图中自东向西方向,植被分布变化的大致规律是(  )
              A.草原→森林→荒漠
              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草原→荒漠
              D.森林→荒漠→草原
            • 3.
              乌珠穆沁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游牧部落,他们最景仰的职业是牧马人。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乌珠穆沁人生活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______ 地区,该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______ 。
              (2)图乙所示区域,降水量大多在 ______ 毫米以下, ______ 毫米以上。所在干湿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______ 区。
              (3)图乙中由乙到丙的变化主要受 ______ 影响,该区域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______ ,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______ 。
              (4)该区域的主要民居是 ______ ,由他们所在区域推断,他们的日常游戏主要有 ______ (列举两种)。
            • 4.
              如图的四幅图,阴影部分代表我国的四个自治区,看图回答:

              (1)图中个图阴影部分代表的自治区的名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①A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它的地形分布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
              ②B是我国的西藏自治区,它位于青藏高原上,简称是青,行政中心是拉萨
              ③C是我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濒临的海洋是南海。
              ④D是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是跨纬度最多等省级单位。
              (2)从图中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分布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及 ______   等边疆地区。
            • 5.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据此完成1-2题。
              下列阴影部分表示内蒙古自治区的是(  )
              A.
              B.
              C.
              D.
            • 6.
              图中依次排列的植被景观图,最有可能在我国(  )省区欣赏到
              A.鄂
              B.闽
              C.琼
              D.内蒙古
            • 7.
              读图1、图2,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使昔日的满地黄沙变成了绿水青山。
              材料二:塞罕坝是滦河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曾为皇家猎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严重退化,北方的风沙可以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如今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已由建国初期的12%提高到80%.每年为河流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45亿千克……塞罕坝已成为守卫京津地区一道坚固的绿色屏障。
              (1)塞罕坝位于五带中的 ______ 带。下列有关塞罕坝的叙述,可信的是 ______ 。(选择填空)
              A.向北可达内蒙古高原B.河流冬季无结冰期C.以常绿阔叶林为主D.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2)滦河干流流向是 ______ ,注入 ______ 海。
              (3)建国初期,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低,主要是由于 ______ (自然/人为)原因所致。目前寒罕坝森林植盖率大大提升,其生态效益主要有 ______ 。(选择填空)
              ①防风固沙②净化空气③提供木材④涵养水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截止到2017年10月,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580万人次,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近4亿元。,每年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累计创造杜会综合效益近36亿元,有力拉动 了景区周边旅游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4)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接待人数的变化趋势为 ______ ,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______ 、 ______ 等。
              (5)塞罕坝治理的成功经验,契合的理念是 ______ 。(选择填空)
              A.只要努力,人定胜天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D.环境决定人类的一切
            • 8. 读图回答问题

              乌珠穆沁人生活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地区,该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是______,图乙中由乙到丙的变化主要受______影响,该区域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是______,
            • 9. 读图“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景观分布图”,完成13~14题。

              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往西,植被变化的规律大致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荒漠→草原
              D.草原→森林→荒漠
            • 10. 读图“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景观分布图”,完成13~14题。

              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据图推断内蒙古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大致是(  )
              A.南多北少
              B.北多南少
              C.东多西少
              D.西多东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