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砖和重要支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备受关注的2014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9日召开,明确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框架,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4年经济形势作出总结,对2015年经济工作进行定调,并对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作出部署。这也是“新常态”思路提出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认为2015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没有问题,但环境和减排领域的任务或许不能完成。2015年GDP增速目标将设定在7%左右。从8.5%-11.5%的超高速经济增长区间向6.5%-8.5%的增长区间过度,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形成。会议明确指出“新常态”要兼顾三个平衡,一是增长和消费的平衡;二是增长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平衡;三是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平衡。这三个平衡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应如何兼顾“新常态”下的三个平衡。
                  材料二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中第一次将法治作为全会主题。这不仅引起学术界的热切回应,也使全社会都感受到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基础条件,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核心议题,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角度对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并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确立了“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是法治化”的命题。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也就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与“现代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具有法理上的充分依据。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通过“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3.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提出,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安徽省某校高三(1)班同学就此展 开探讨并共享各自研究成果。
              【紧密关联  战略布局】
              材料一“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从推动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中提出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目标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并提“四个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也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并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四个全面”提出的依据。
              【解决短板 实现目标】
              材料二 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但目前无论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还是从转变发展方式、激发社会活力来说,解决收入分配机制这一民生“短板”的焦点问题都已势在必行。
              2011--2014年我国居民收入情况表
              时间基尼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农村居民城镇居民
              2011年0.477697723979
              2012年0.474791724565
              2013年0.473889626955
              2014年0.469989228844
              注: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O~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上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解决表格中所反映的收入分配问题。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促进社套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是竞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任务。
                  材料一  2015年1月1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首批72家央企自责人的薪酬结构由基本年薪加绩效,改为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加任期激励收入。总的收入不超过在职员工平均工资的7-8谙,任期激励收入不超过年薪高水平的30%.对于年度或任期考核评价不合格的央企负责人,将不得领取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
                  材料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4年12月9日至l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扶贫工作事关全局,全党必须高度重视。要目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l)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国家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的重要意义。
              (2)结台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加强扶贫工作的。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建某乡镇农民长期种植水稻等传统农作物,每亩年均收益不到3000元,由于人多地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党的十八大后,当地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通过组建股份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合同,将农民的承包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粮食生产和景观苗木种植,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亩收益近万元。不少村民成为股份合作社的员工,有的村民用土地流转获得的资金在当地开设小饭馆、小旅店、土特产商店,有的村民还创办了农产品加工企业。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实行土地流转的意义。
              材料二  中共福建省委在广泛吸收民主党派等党内外人士有关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建议的基础上,多次就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出通知。在近几年福建省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就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维护提出的许多建设性的提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福建省政府还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要求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实施土地流转要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
              (3)土地流转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此有人认为,搞好土地流转就能取得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成功。请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材料三  乡规民约和祖训家规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约束村民行为、化解村民矛盾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l 4年1月,福建省文化厅主办了一场迎春文化活动,汇集了优秀乡规民约和祖训家规的专题书展、经典诵读、迎新春送春联书法笔会,现场还开展以乡规民约、祖训家规为主要内容的楹联书法传拓、剪纸和元宵花灯制作等DIY自助活动,展出的300多册乡规民约、祖训家规文献有《中国古训》、《尤溪家训通汇》、《“长汀陈山洋“禁碑》等。
              (4)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们应如何认识和对待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乡规民约和祖训家规。
            • 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2007-2011年我国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情况

              表: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平均增速
              时期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
              GDP平均增速(%)10.787.9212.008.269.811.27-7.5
              注:“十二五“期间指2011年-2015年。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1年我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4283美元,排95位,同期发达国家人均GDP达4万美元。
              材料一  对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不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结构转型中驱动创新因素缺乏,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社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资源透支,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1)如图和如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2)针对上述图表和材料一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  文化是城市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抓住机遇,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他们还根据绍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沉淀所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不断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共生共存,提高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
            • 7.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分析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材料二: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注重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的?
              (3)联系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8.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幸福安徽”建设上迈出新步伐。某校高三(1)班部分同学以建设“幸福安徽”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话题一:收入倍增】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未来五年我省全面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如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试点等。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巨大意义。
              【话题二:民主管理】安徽省委决定从2011年9月始至明年2月底,用半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五级书记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感、解民忧、惠民生”大走访活动。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安徽开展大走访的意义。
              【话题三:转变管理方式】为建设幸福安康,省委、省政府抓住政绩考核这一“牛鼻子”,结合全省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各地资源禀赋差异,推出省辖市新考核体系。新考核体系将省辖市分为四类:一类为合肥、马鞍山、鞠湖、铜陵市;二类为准北、蚌埠、淮南等市;三类为毫州、阜阳、六安三市;四类成都市为黄山市。考核指标权重“因地制宜”。
              (3)运用“矛盾”相关知识,说明安徽转变管理方式的合理性。
              【话题四: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近年来,安徽扎实推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瓴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4)请你为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几点建议。
            • 9.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而同时带来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因此,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必须“促进公平”,为此,就必须消除收入差距,人人平均分配。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 10.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图表:2005-2009年我国收入分配增长状况
              2005年2009年年均增长速度
              国家财政收入3.16万亿元6.85万亿元2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17175元10.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5163元7.9%
              材料一  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有30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增长幅度平均为24%。
              (1)图表中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指出我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意义。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把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生产要素收益和经济效率挂钩,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但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为此,国家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材料三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更是明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强调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国家重视教育公平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