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秘鲁全国平均降水量1691毫米,但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不相适应.发源于安第斯山西坡的河流短小,入海快,河道经常干枯见底.这些河流两岸形成了众多绿洲,建有灌溉工程,农业发达.
              (1)圣诞节时,利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之后1个月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    
              (2)读乙图回答,A地区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形成受    (洋流名称)影响大,B地区的自然带为    
              (3)分析秘鲁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4)秘鲁矿产从山区运到海港以公路为主,分析其原因
              (5)分析秘鲁西部发展农业的限制性自然条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 2. (2014•建水县校级学业考试)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虚线表示极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    (南极、北极)为中心的地球自转俯视示意图.
              (2)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日光照图,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3)图中晨昏线AD为    线(晨线、昏线)
              (4)此刻,C地是    时,ABCD中昼长最长的是    
              (5)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 3. (2014•上海二模)读世界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若某日图中A点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且B点时刻为20:00.
              (1)简述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2)此时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是    
              (3)简述D地在北半球秋分日到冬至日日期间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4)作图:在图中用直线和虚线分别画出此时的晨线和昏线所在位置.
            • 4.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
              材料二:2007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量构成(图2).

              (1)2011年6月8日,三个国家的首都,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2)这三个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    控制,地带性植被是    
              (3)据图2,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    ,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    .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4)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简要分析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5)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巴黎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对此,法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 5. 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1-2题.
            • 6. 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神箭”成功发射.6月26日8时,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完成34~35题.
            • 7. 暑假期间,某高中地理组组织学生到黄山(118°E,30°N,海拔1810米,奇峰、怪石多为侵入型岩浆岩)开展夏令营活动.据此回答1-2题.
            • 8.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2~4题.
            • 9.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回答4~5题.
            • 10.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刻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图.读图回答1-2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