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中M国,有50多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造船厂,对外贸易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黑暗多雾的自然原因.
              (3)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4)分析M国大力发展海运的主要原因.
            •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
              1
              226
              ,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图为长江三角洲图

              (1)读图,从外力角度解释长江河口地段多沙洲的形成过程.
              (2)简述我国为何选择上海设立自贸试验区.
              (3)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在向海洋进军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支持上海扩大填海造陆面积.
              观点B:反对上海扩大填海造陆面积.
            • 3. (2013秋•颍泉区校级期末)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奏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进行漂浮木材);另一种方法是陆运,木材的陆运指冬季用马拉木材在飘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如图)
              (1)简述甲城市所在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
              (2)在未修公路、铁路前,乙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冰川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
            • 4. 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1中M地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指出M所在省区成为世界水稻种植纬度最高地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述M地形区生产的稻米品质上乘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M地形区采用了如图2所示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概括M地形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 5. 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①②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
            • 6.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图6中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是断层上升区域,宁夏平原处于断层下陷地带.
              材料二  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图为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l)简析宁夏原成为“塞上汀南”的自然原因.
              (2)请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宁夏平原的形成原因.
              (3)分析该地葡萄加工产业链的积极意义.
            • 7. 读某国区域示意图及其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东非大裂谷起点的某国是非洲一个传统农业国.该国西部为平坦的高原地区,南部和东部多峡谷、瀑布,人均GDP约为450美元,农业生产对天气的依赖性很大.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辅以铁路和航空运输以及少量内河运输,国内大多数骨干路网均建于1965~1975年间.
              材料二:该区域示意图和该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1)据图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气候特征.  该国D处河谷两侧悬崖林立,请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描述该国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相比,该区域的农场集中区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不利条件.
            • 8. (2012•武汉二模)【环境保护】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人海的约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人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黄河人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依据材料判断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
            • 9. 阅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等各种通道涌入矿井,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出现透水事故.完成44-49题.

              (1)将图中C、D、E各字母所代表的岩石,按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
              (2)考古学家在G岩层中找到恐龙化石,他们是否可能在A、E两处中找到鸟类化石?说明理由.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海洋中H处岛弧的形成原因.
              (4)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的各种表现.
              (5)说明②处地貌的名称,并分析成因.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处的森林正逐渐减少,分析这一现象对②处地貌的影响.
              (6)图中D、G两处为地下采煤区,分析哪个地区更易发生透水事故,并说明原因.
            • 10. 如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等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毫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年降水量线的分布状况,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说明图中C、D两地区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的异同点.
              (3)图中E河及支流冲积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简述其土地资源优势;现在为什么又要停止开发其荒地并且加以保护?
              (4)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海水性质的差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