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夏季盛行    风,从②到①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2)③处的地貌类型是    ,其成因是    ,其形成所反映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3)丁附近是否可以建水库?    ,原因是    
            • 2. 如图1为我国某大河流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①~④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填写下列环节的名称②    ,④    
              (2)为了调节图1中河流流量季节分配不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节约用水     B.修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围湖造田
              (3)A、B 两地中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原因是    
              (4)图1中C、D位置,适合建港口的是    
              (5)下面是水循环意义的叙述,请将a、b、c三项内容填写到图2相应的框格内.
              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b.海洋是陆地上“天然淡水的制造厂”;
              c.长江不断向近海输送泥沙、无机盐类,促进近海渔场的形成.
            • 3. (2013秋•高青县校级月考)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    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    流(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    环节,④表示    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①表示    作用.
            • 4. (2013秋•南开区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是    ,图中②、③两处地貌按成因来说均属于    地貌.
              (2)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森林减少对当地气候和水文特征产生一些影响,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特征.
              (3)图中甲处对应的地质构造名称是    ,其对应的地表形态应该是    .图中乙处对应的地质构造名称是    ,判断依据是    .图中丁处对应的地质构造名称是    ,判断依据是    
            • 5. (2013秋•曲阜市校级月考)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S代表地表,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气温由大到小是    .该环流位于城市与郊区之间,则甲位于    . 
              (2)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圈”,S代表地表,乙代表的气压带是    .①代表的风带是    .      
              (3)若该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图,甲代表岩浆,③代表变质作用,那么丁岩石是    ,②代表    . 
              (4)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    为海洋,人类影响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填数字序号). 
              (5)若该图表示“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则该海域位于    半球,②洋流为    (暖,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具有    的作用.
            • 6. (2013秋•南昌校级月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     B    C    D    
              (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        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简述其地理意义    
              (3)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水循环中的    (环节)的直接影响最大.
            • 7. 如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①②③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为海陆间循环的各个环节,箭头 a,b,c,d 为岩石图与水循环各环节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3-4题
            • 8.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10-13题.
            • 9. 读下列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A处地质构造为    ,它是良好的储    构造,其地形成因是    
              (2)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在其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以转化为②处的    岩.
              (3)图中B处的地质构造为    ,此处容易形成的地质灾害是    ,这种地质灾害又能促使    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4)②处地层中常常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所在海域内还可开发的海洋资源有    (至少写2种).
              (5)图中所示的M、N两个专属经济区的范围中,    是正确的,在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海域内的    享有专属权及管辖权.
            • 10. (2012秋•蒙自县校级期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中低纬环流,那么图中A处为    气压带,D处为    气压带,丁表示    风带.
              (2)假如该图为我国东部季风环流示意图.如果A为陆地,D为海洋,那么该图表示的是    (冬、夏)季,此时,我国大陆东部盛行    风,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是    
              (3)假如该图为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且A为海洋,D为陆地.写出以下环节名称:甲    ,乙    ,丙    ,丁    
              (4)假如该图是大洋环流的一部分,而且表示的是太平洋,则甲为    ,乙为    ,丙为    ,丁为    .(填写洋流名称)
              (5)假如该图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示意图.此时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