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A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减的原因是(  )
              A.距离太阳遥远
              B.有臭氧吸收紫外线
              C.地面是该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受人类燃烧矿物燃料的影响
            • 2. 气温随高度变化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B.②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③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D.④有利于高空飞行
            • 3. 平流层热量的主要来源是(  )
              A.吸收太阳辐射红外线
              B.臭氧的吸收作用
              C.地面的反射作用
              D.大气逆辐射
            • 4. (2013秋•红桥区期中)读“中纬度地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问题.
              (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可以将大气分为三层,即I层    、Ⅱ层    和Ⅲ    
              (2)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3)I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4)图中的地面温度约为    
              (5)飞船返回地球时,从50千米高空向地面降落期间,大气温度的变化状况是    
              (6)简述I层大气的主要特点.
            • 5. 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高度升高,温度降低
              B.大气运动比较稳定,利于飞行
              C.太阳辐射是其主要的热量来源
              D.臭氧层位于该层
            • 6. 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有保温作用的是(  )
              A.氮
              B.氧
              C.二氧化碳
              D.臭氧
            • 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    
              (2)B层气温变化特点是    ,原因:    
              (3)以下关于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加
              ②一般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平均下降6℃
              ③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集中了大气质量的
              3
              4
              和几乎整个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4)图中C层下部气温随高度变化特点是    ,推测气流运动形式是    
            • 8. 有关某地等值线分布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C地可以看到图中湖泊美景
              B.A、B、D三处地表水无法汇入图中湖泊
              C.B地温度值范围为:3℃<T<4.8℃
              D.A点海拔范围为:1000m<H<1300m
            • 9. 有关大气各层气温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升高
              B.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C.高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D.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 10. 下列关于对流层特点的描述,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低纬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地区            
              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