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复杂多样.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棉花是喜温喜光作物,采摘期最怕遭遇降雨.图中的棉花带曾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近期种植不断减少.图1是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及棉花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在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系统中,雨林依位置的不同分热带雨林和温带雨林,温带雨林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冬季气温极少低于零摄氏度,充沛的降水是雨林生成的一个重要条件.
              材料三:阿拉斯加(图2)纬度高,气候严寒,多山地,人口稀少;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1)根据材料分析,冬季位于甲城市的中国领事馆的五星红旗,通常向    方向飘扬;从甲城到乙城,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一年之中有可能观测到极光现象的天数超过200天,有“北极光首都”之称,从观赏效果来看,最不适宜观测的是在一年中的    季.
              (2)阅读材料一回答:棉花带近期棉花种植不断减少,除经济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耕种导致    .分析棉花带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3)阅读材料一、二,分析丙地有温带雨林分布的原因.
              (4)阅读材料三,普拉德霍湾的石油先通过    (运输方式)到瓦尔迪兹港口再外运.试分析这里的石油外运采用这种运输方式而没有采用铁路运输,也没有直接采用海洋运输的主要原因.
            • 2. 图1是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某年11月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是    气压中心,在其控制下常出现    天气.
              (2)图1中B处的风向为    风,B、C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地,判断理由是    
              (3)此时,影响北京天气的天气系统是图2中的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的气温将会    
            • 3.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    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    ,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    (填“上升”或“下沉”),天气状况多为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    .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
              (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    ;此时长春刮    风.
            • 4. 2014年4月一艘搜救船在图中M处遇到较大的风浪和洋流冲击,该处的风向和洋流流向分别是(  )
              A.西北风,自西向东流
              B.西南风,自南向北流
              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
              D.东北风,自东向西流
            • 5. 某地往西是东半球,往东是西半球,往南是寒带,往北是温带,该地的经纬度是(  )
              A.30°N,160°E
              B.23°26′N,20°W
              C.66°34′S,20°W
              D.66°34′S,160°E
            • 6.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反映某地区某年某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完成6~7题.
            • 7. 如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10~11题.
            • 8. 如图为2009年5月16日8时东亚某区域等压线(hPa)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 9. 图是亚洲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l月季风的是    图.
              (2)在甲图中,A气压名称为    ,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    
              (3)B、C、D三字母附近的箭头,表示冬季风的是    ,表示夏季风的是    
              (4)东亚季风的成因主要是    
            • 10.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30~31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