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反气旋的影响                                         
              D.气旋的影响
            • 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 此图表示的是_____月份季风图。E的风向为_____风,F的风向为______风。
              (2) 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3) E季风势力最强时,昆明的气候特征是 __      ______。
              (4) F季风的成因是                               , E季风的成因是____                                           。
              (5) 此月份,C地是_______ 季节(夏季、冬季);C地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是_______ (高压、低压)
               
            • 3. (双选题)下图为“某月份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判断,此季节

              A.①地气温高于②地                                         
              B.③地吹东北风
              C.④地吹西北风                                                       
              D.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 
            • 4. 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10-12题。

              10.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                  
              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C.赤道附近大陆西岸                  
              D.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11.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B.冬、夏季风均偏强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D.冬、夏季风均偏弱12.图中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5. 图5为“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图5
              13.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a为东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b为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b为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4.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季风影响下寒冷湿润         B.b季风影响下高温干燥C.此时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       D.此时节我国多受寒潮影响
            • 6. 图1是世界采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4~6题。

              4.该月甲半岛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5.乙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抬升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抬升
                  C.亚欧板块内部小板块挤压抬升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抬升
              6.该时段下列四地中,昼长夜短的是
                  A.中欧平原        B.南非高原         C.亚马孙平原       D.青藏高原
            • 7.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该月甲半岛的盛行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24.该时段下列四地中,昼长夜短的是A.德干高原    B.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    C.埃塞俄比亚高原                D.青藏高原
            • 8. 下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①地区雨季类型为
              A.全年干旱多晴区     
              B.夏雨区   
              C.夏雨集中区         
              D.夏半年多雨区20.图中M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A. 受西南季风影响      B. 受高压脊的影响  C.受台风影响           D.多对流雨
            • 9.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10.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A.夏季风逐年增强                              B.夏季风逐年减弱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 10. 图3是某年2~7月110°E~120°E平均降水量纬度——时间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年5~6月由旱急转涝的地区可能是
              A.25°N一带                 
              B.30°N一带      
              C.35°N一带                 
              D.40°N一带6.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锋面       B.台风        C.冬季风       D.副极地低气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