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                 ,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              ,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3分)

              (2)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该地6、7、8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近几十年,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左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右图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右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



              (3)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 3.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荷兰地势低洼,常受海潮侵蚀。1932年荷兰人筑起宽90米、高出海面7米的拦海大堤,把须德海湾与北海隔开,形成了艾瑟尔湖,并在附近地区围垦了大量土地以发展农业。

              材料二 1959年在荷兰沿海发现格罗宁根大气田,此后出现了勘探开发北海天然气的高潮。荷兰的格罗宁根气田为欧洲最大气田。

              材料三 荷兰鹿特丹港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德国鲁尔区在整治过程中将部分炼铁厂迁移到鹿特丹。图示意荷兰地理位置。

              (1)荷兰北部有一列呈链状分布的沙质群岛,试分析该群岛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影响因素。

              (2)拦海大坝建成后形成的艾瑟尔湖与之前其作为内海时相比,水文特征有何变化?

              (3)对荷兰格罗宁根海上天然气开采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价。

              (4)分析德国将鲁尔区部分炼铁厂迁移到鹿特丹的目的。

            • 4.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流域发展状况推测黄河三角洲今后面积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试分析青岛港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岸和海上运输枢纽的区位条件。

              (3)某跨国公司拟在青岛市建一电子装配厂,结合所学工业区位知识,你认为在建厂之前,应该做哪些可行性调查研究工作?

            • 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城盐池古称解池,是由于地壳运动导致中条山北麓断裂,出现的一个狭长凹陷地带,后逐渐形成湖泊。运城盐池周围地表、地下都储藏着大量的盐类矿体。运城盐池至今已有四千年的产盐历史。池盐颗粒大,色洁白,质地纯净,含芒硝和镁元素较多,是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运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盐务专城,始建于元朝。目前,以运城盐化局为主体的南风集团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生产无机化工产品、日用化工产品两大系列产品,集科研、生产、内外贸易于一体的国有大型化工企业和中国唯一的“死海”旅游区。

              下图为山西运城及河东盐池略图。

              (1)比较黄河①、②河段流向及流水作用的差异。

              (2)简析运城被设为盐务专城的优势条件。

              (3)简述南风集团的发展壮大对该地的积极影响。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占据了那么多河流的上游、中游,偏偏把对航运最重要的下游和河口丢掉了。

              材料二 鸭绿江在中朝之间流入黄海,河口为中朝共用,但实际情况是,该河下游至河口分布的众多岛屿,绝大多数归属朝鲜,尤其是入海处,鸭绿江的主航道就位于朝鲜的绸缎岛、薪岛和其本土之间,而且这两大岛在不断地淤积扩大,现在几乎与我国国土相连,鸭绿江口正在与我们远离。

              材料三:鸭绿江口示意图



              (1)我国的大江大河在流出国境后,经常有更名的现象,请例举两例说明

              (2)试用地理原理分析鸭绿江口正在与我们远离的原因。

              (3)分析河流下游及河口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7.

              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区域。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1)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监测和分析两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变化,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目标和方向,试分析其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基本途径。

            • 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 刘东生(1917~2008)被誉为“黄土之父”。他在黄土研究中,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断面的最下边,土壤中包含着大量鹅卵石。

              (1)如用图表示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则在戈壁、沙漠、黄土三者中,图中A代表____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______,C代表________________,风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风。由此可知或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形成这个120米厚的黄土之前,这里曾是()

              A.荒漠    B.草原    C.森林    D.水乡

              (3)土壤发红,说明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气温比现在______________(高/低),而现代的主导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为此,刘东生院士根据现代黄土高原的实际,建议中央考虑修改“植树种草”的提法。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可能的是( )

              A.蓄水植树种草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林    D.退耕还牧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有哪些,试列举一条:_________________。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固沟”工程有哪些措施,试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有许多谷地。从形态上看,有“U”型谷,如挪威峡湾;有“V”型谷,如雅鲁藏布江谷地;谷地对气候、生物、水文等影响很大,河谷往往也是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

              材料二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图1。


              材料三

              读图2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某河谷剖面简图,该谷地沿线无断层。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图2中该形态河谷的形成过程。

              (2)河谷地区有大量的河相沉积物,请你指出河相沉积物在空间上和颗粒上的特点。

              (3)河谷地区往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河谷地带对古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质草原风蚀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的风沙地貌类型,它由进风口、坑底、坑侧壁、迎风陡坡等部分组成。其发育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风蚀裸地→土层破口→活跃发展风蚀坑→固定风蚀坑→消亡风蚀坑,往往在固定风蚀坑阶段,风蚀坑内会有植被发育。图1示意风蚀坑内气流模式,图2为风蚀坑与坑后积沙俯视图。

              (1)简述坑后积沙的形成过程。

              (2)推测风蚀坑内植被的位置,并解释其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