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与存在的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南海沿岸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指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盛产天然橡胶的自然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0年前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成本相差不大。2002年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710、3540、2000美元,该指标差距加大,同时劳动力成本差距也增大。
              (4) 结合图3,说明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利时、荷兰、挪威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述北海沿岸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深度较_____,______较为充足。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至2006年,已经发现世界海洋中共有200个“死亡地带”,及海洋中由于污染而威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生存的区域。联合国于2006年10月1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死亡地带”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了34%。联合国一位官员说:“这些地带正在对渔业资源以及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构成重大威胁。”完成下列要求。
            (1)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
            [     ]

            A.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B.阻挡海浪侵蚀海岸
            C.保持生物多样性
            D.增加用材林
          • 5. 孟买和洛杉矶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见图左。
            资料二:见图右。

            (1)孟买位于洛杉矶的____________方向。
            (2)夏季,甲海域近岸洋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乙海域近岸洋流的流向和性质分别为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孟买和洛杉矶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孟买夏季高温多雨 
                     B、洛杉矶夏季高温多雨
                     C、孟买冬季高温少雨
                     D、洛杉矶冬季温和多雨
                     E、洛杉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F、孟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随着城市的发展,孟买市在老城区之外建了一个新城区。主要是为了缓解哪些城市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洛杉矶市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化”现象突出。分析其今后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材料一:
            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1)
            材料二:
            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图2)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_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
            (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
                为_____________,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_________。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
                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_____日_____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________。
            (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_____分之一(填整数),该时
                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总体呈_________趋势。
            (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O2排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在全球六大板块中,图中E地所属的板块是_______。(单项选择,填字母)
            A.非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
            (2)F区域的自然景观主要是_______。(单项选择,填字母)
            A.森林B.草原C.荒漠D.草甸
            (3)从地域分异规律看,自F区域向G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是________地带性的表现。F地所属气候类型区东西狭窄,呈带状分布,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
            (4)H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世纪下半叶以来,H海域表层海水多次异常升温,造成气候反常,鱼群大量死亡。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现象。
            (6)请在图中粗虚线上添加方向箭头表示H海域洋流的流向,并画一条示意曲线表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特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