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4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                  。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8分)

              (2)江苏省的工业发达,轻、重工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主要工业有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其中纺织和丝绸工业居全国首位。读图分析江苏发展纺织和化学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示区域中西部湖泊多的原因。(8分)

               

            • 2.

              (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中国中部、南部的亚热带森林和岩石山脉中,大约有四千只野生华南虎(亦称中国虎)。目前,华南虎几乎在野外灭绝。2003年拯救中国虎基金会先后将四头动物园内的小华南虎从中国输送到南非老虎谷保护区进行野化训练。老虎谷保护区的创建人斯图尔特先生和全莉女士在这里资助组建起一支国际顶尖野保执行团队,开始这一项最值得也是最有意义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

              材料二:南非老虎谷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1)说出老虎谷保护区选择在南非的优势条件。(6分)

              (2)简述保护华南虎的意义。(4分)

               

            • 3.

              (36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左图中,A地区(虚线内)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右图中,B地区的特殊地貌是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

              (2)简要叙述右图中铁路线的分布特点。(4分)

              (3)应用所学地理知识推测C河流下游流经国家的人口特点。(8分)

              (4)概述右图所示地形区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的主要特点。(12分)

               

            • 4.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环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从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甲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

              (2)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地相同,分析其原因。(4分)

              (3)丙地虽然地处沿海地区,却出现荒漠景观,分析其原因。(2分)

               

            • 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

               

            • 6.

              读下文回答:

              文:“有风暴而缺雨,有云雨也难以浸润土地,水有源而不能形成小溪,有河流而无河口;湖泊因为没有固定的湖岸而无名称,树木叶少或叶小,植物白天将叶子卷起来,只在夜间才张开,这里主要是穴居动物,爬行动物蜥蜴也相当多,它们多是夜间活动;大部分鸟类冬眠现象少见,而夏眠比较普遍。”  

              问题:

              (1)从文字描述可知,①气候________,②河流________,③湖泊________,④植被________。

              (2)从描述的景观看,它符合________环境,因为________是________带动物的生活特点,因而这里的自然带属________带。

              (3)这个自然带气候是________。

               

            • 7.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表示______带,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在40°分布的海拔高度为______米以上。

              (2)②表示______带,在南半球没有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从纬度位置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是___纬度(高、中、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道地区由平原到海拔5000米高地,其自然带的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______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______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

              (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______的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___月份(代表月份)。

               

            • 9.

              读下面的“某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阴影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是___  ___    ,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_   _____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  ___________  __,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中F处因为           ___  ___   _____________     的原因,形成世界著名的              渔场。(4分)

              (3)当H海域洋流流动方向为顺时针时,北半球为__________(冬、夏)季,南亚地区盛行________风。此时控制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是_      __________,南非开普敦河流水位是_________(升高、降低)。(4分)

               

            • 1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为:A             :B             。(2分)

              (2)图中由C至D植被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

                 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           。(2分)

              (3)导致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受此影响,我国台湾岛和台湾海峡面积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3分)

              (4)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年)植被类型在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