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右图,回答题。

              1.该图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规律是(  )

              A.气候因素使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不断得到改造和发展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 2.

              如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 cm,但根系在20 m以上。据此回答题:

              1.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下景观最有可能位于该地区的是(  )

              2.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能源紧缺
              C.水土流失
              D.洪涝灾害
            • 3.

              图是“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1)此图反映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_特征。

              (2)图中各字母,表示形成长江三峡的地质作用是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着不同植物的是______,表示植被对城市空气具有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表示人为原因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的是_________。

               

            • 4.

              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说明地理环境具有( )

              A.差异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单一性
            • 5.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山地以北的地区 

              A.以灌溉农业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适宜水稻生长
              D.地势崎岖不平,森林覆盖率高,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
            • 6.

              选作题(10分 )【自然灾害】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1)写出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形式。(6分)

              (2)分析说明A处分布有北温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原因。(4分)

               

            • 7.

              2007年11月1日,“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专家论坛”在昆明开幕。会上,云南的专家学者们提出了“第三亚欧大陆桥”构想:即以深圳港为起点,昆明为枢纽,经缅、印等21个国家,最终抵达欧洲的荷兰鹿特丹,全长约15000千米,横贯亚欧大陆的 “第三亚欧大陆桥”。此陆运通道将比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行程要短3000千米左右;时间更是将缩短一半以上。

              至此,亚欧大陆上将有三条横贯东西、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大陆桥”。

              根据以上资料并读三条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11分)

              (1)第一亚欧大陆桥在欧洲自东向西穿越的大地形区有        、       、       。(3分)

              (2)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的自然带更替规律是               ,导致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2分)

              (3)第三亚欧大陆桥从昆明至缅甸段在建设过程中将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1分)

              (4)请简要评价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的优势区位因素。(3分)

              (5)第三亚欧大陆桥建成之后,将对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产生哪些有利影响?(2分)

               

            • 8.

              当气流过了山顶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湿度显著减少,温度也会越来越高;其增温影响可促使农作物、水果早熟,强大的焚风可造成干热风灾害和森林火灾;冬季强焚风可引起山区雪崩,干燥风吹入吐鲁番盆地,焚风效应也是引起吐鲁番高温的原因之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为一气团经过某一山脉时的气温状况曲线,读图,有关说话正确的(  )

              A.①~②气团中所含水汽最少,
              B.②~③出现山地降水
              C.③~④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D.④~③比①~②气温垂直递减率小2.垂直高度差和空气干湿度是影响焚风效应的重要因素,下列四地相比,焚风较不明显的地区是(  )A.天山南坡,             B.太行山东坡, C. 大兴安岭东坡           D.武夷山西北坡。
            • 9.

              (20分)下图为世界两大主要的雨林分布地区略图,图M、图N分别为上图中M、N地的气温曲线一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刚果河和亚马孙河水文特征的相同之处。(8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被破坏后对该地大气圈和水圈的不利影响。(6分)

              (3)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极不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 10.

              读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位于我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A.丁>丙>乙>甲
              B.丁>乙>丙>甲
              C.乙>丁>丙>甲
              D.甲>丙>乙>丁2.若乙表示天山,则其南坡缺少森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0/40

            进入组卷